肥肉和油光滿面的胖子,是很容易使人聯系在一起的。給人的印象,好像肉食是致胖的元兇,但真是這樣嗎?有人認為胖人只要不吃肉就可以變瘦,而主食卻不加控制。
這其實是不對的,主要的是應該控制總熱量。糖,脂肪,蛋白質的代謝,是互相聯系的。通過體內一定的化學反應,糖可以變成脂肪,氨基酸也可以變成糖,變成脂肪。因此,有的人并沒有天天吃大量脂肪,但也會發胖起來。
“肉”是指動物的肌肉,里面含有豐富的動物蛋白質。蛋白質是構成人休要素的重要物質,如果每天不攝取一定量的蛋白質,就會營養不足。特別是動物蛋白質及構成蛋白質的氨基酸,是現代人不可缺少的。
我國人民的主食,主要是米、面類、副食品等。從營養學觀點來看,主食與副食的區別是沒有意義的。而且胖的主要原因是主食中的淀粉(糖類)過多,糖是熱源和熱力的必要原料,但利用不完,便會變成脂肪,儲存在體內。
想瘦的人,如果少吃肉,而不減少淀粉的攝入,結果往往是仍然肥胖。即使是真的瘦了,也不過是由于營養不良而瘦的。
當然,肉確實含有相當多的脂肪,特別是肥肉,吃得過多而利用不完,也會儲存在人體中。但是,另一方面脂肪也有它的營養價值,它可以提供給我們所需的脂溶性維生素(如維生素A、D、E、K),以及脂肪酸等,這些物質與人體的視力,皮膚,骨骼等的生長發育有著密切的關系。因此,也是人體不可缺少的一種營養素。
但是,成人吃過多的動物性脂肪,會有促進動脈粥樣硬化發生的可能。所以,本來不應該稱為“肉”的脂肪,像奶油,豬油等吃得太多是不好的,對于肥胖者來說就更應節制些。但不能成為不吃肉的理由Q
“肉”是酸性食物,這是事實,但避免吃肉,這就錯了。因為是酸性,故吃大量蔬菜或水果來中和,倒是非常聰明而重要的方法。總之,吃肉不是致胖的元兇,但肉里含有較多的月軌肪,肥胖者應盡量節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