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篇以環保為話題的好開頭。
也許,從開天辟地,人類誕生的那時候起,人們就開始了對宇宙的暢想。古老的“天圓地方”之說,與神秘的占星術都表現了人對宇宙的理解。從“日心說''的承認到萬有引力和九大行星的發現,乃至銀河系、河外星系……這些都不難說明:人類進步的歷史也是一個對宇宙進行認知的過程。
無論人類對資源進行如何的利用,毫無疑問,地球上的自然資源終究是要耗盡;同時,人類自身也正在以一個驚人的速度增長,將來的居住空間也無不令人擔憂。正因為這樣,人們必須去尋找新的資源和居住空間。而路似乎只剩下了一條,那就是向太空進軍!
自從前蘇聯發射了第一枚火箭,到美國人的登月成功,人們有理由相信走向太空并不是夢想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尤其是航天技術的飛躍,走向太空已有了堅實的技術保證。到了2010年環繞地球的旅行也將成為現實。一切事實都可證明,人類未來的太空之路是充滿光明而又令人振奮的。
縱觀歷史,人類經過了蒸氣機時代、電氣時代、核能時代,相信21世紀將是個航天的日:七,各國也必將抓緊這時代的契機,大力地發展各自的航天技術。我國在航天的領域已有了十分卓越的進步,從第一枚火箭的升空,到“一彈兩星”的成功,可以說我國已毫無疑問地屹立于世界航天強國之林了。所以我國完全有理由也有能力接受這一時代的挑戰,舉辦全球航天技術的盛會并向世界一展中國新世紀航天人的風采。
上海作為全國最大的城市,在歷次火箭的設計和研制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航天技術的研究上更是處于全國的最前沿,可以說,即使把上海稱作為“航天城”也是并不為過的,因此上海更有理由將航天作為2010年世博會的主題。
暢想2010年,當我漫步于上海街頭的時候,映入眼簾的將是各式各樣的航天器的宣傳品和上海人自信而又熱情的笑容。2010年將使全世界的目光聚集于上海。
辦就要辦得最好,上海有能力做到這一點。讓世界上最好的航天設備匯聚一堂,讓世界各國的游人為其拍手叫好;讓世界上最杰出的科學家互相交流,為人類共同的明天出謀劃策;讓東方明珠塔成為一枚上升的火箭,與世博會互相輝映,更要讓世界了解中國,了解上海。
太空,深邃而又神秘,無數人為之癡迷,無數人為之嘔心瀝血,太空卻又寄托著人們太多的希望,它是人類的未來。
愿2010年成為人類航天史上的一個光輝奪目的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