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篇上海世博會的作文。
惟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題記
進入新千年后,世界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大踏步地向前,力爭實現全球一體化發展。我認為每個國家每個民族在發展的同時更應注重自己的民族特色。假如2010年世博會在上海舉辦,我設想的主題就是“艮族與世界”。
世界上千千萬萬民族,都具有自身的特色。古老而神秘的埃及,經濟飛速發展的美國,富有音樂氛圍的維也納,積極創業的日本,每個民族經歷了幾百年的風雨,沉淀下了這些閃光的特色。在提倡“發展科技”的今天,我們還是不能要求每個民族都成為“科技大國J這是不合理更是不可能的。倘若整個世界都是清一色的民族,那該是多么單調而又可悲啊!
中華民族就是一個頗具特色的民族,而上海作為中國的窗口更是注重了發展中的特色。上海被譽為“東方的巴黎”,而如果上海完全依照巴黎的模式發展,那么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新氣象。南京路是上海的著名商業街,但它并不像西方的一些極具商業味的街道,它仍然保留著自己的特色。南京路上不乏具有民族特色的商店,如朵云軒,就是一家古色古香的文具店,盡管受著各種商店的沖擊,但仍是一家受國外賓客喜愛的具有中國特色的店。世界經濟發展到這種程度,我們應該提倡互相借鑒,但是最根本的還是不能失去“民族特色”。惟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美國成為了“IP行業”大國,日本以其“電器”聞名,德國的汽車聞名遐邇,而埃及也可以憑旅游行業著稱,維也納仍是音樂之都。每個民族只有發
展了特色,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如果只是追隨別國,那只能被人們認為是一個類似的比較品。
如果世博會在上海召開,我認為這是一個能夠展示中國特色的好機會。同樣也是號召別國發展自身特色的好機會。在世博會上我們可以向世界展示上海這幾年的發展,無論是傳統民族工業如“紡織業”,還是先進科學技術如生物科學,無論是領導世界時尚的潮流如服飾,還是海派文化,都能夠體現上海的特色,這也是上海為何能躋身于世界大都市行列的原因。同時在世博會期間,我們也可以學習別國的特色。
高低一樣的人才是不完美的,因為少了個性;顏色一樣的花也是不漂亮的,因為太多共性;同樣沒有特色的民族,也是不能長盛的,因為沒有特色。
通過世博會,我們可以借鑒,同時也可以更好地發展,因為惟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