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篇以改革開放擬一個題目
高考已經進行了20分鐘,我絞盡腦汁使自己的答卷接近那惟一的標準答案。這時,我看見了這道作文題「答案是豐富多彩的”。
答案是豐富多彩的,沒錯!這個世界之所以美麗,就在于它每時每刻的不確定性,沒有人希望自己的生活是一出已排好的戲劇,正是標準的多樣性,答案的千變萬化才構成了我們真實而不可預知的生活。
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而與我們最密切的莫過于20余年前關于“改革”的決策了。那時,文革制造的混亂局面還未得以控制,人們又面對著一個必須正視的問題:“我們該以怎樣的方式生活下去?”答案似乎顯而易見:“像以前一樣。”正是這種答案的惟一性使人們茫然。
恰在這時,改革的風潮掀起了。這個正確決策的意義不僅僅在于它多么迅速地發展了生產力,更重要的是它給予了封閉的國家換一個角度思考的機會,它還給了人民提出另一個答案的權力。從這個角度講,答案的豐富就意味著思想的多樣性、社會的開放性以及人們的自由與權利。
答案是豐富的,那么標準的存在還有價值嗎?這樣的疑問聽上去蠻有道理,但細細推敲,漏洞便顯而易見了。試問,失去了衡量行為對錯的標準——法律,秩序二字從何談起?失去衡量人性善惡的標準——道德,我們的精神家園又該到何處尋覓?
不可否認,這個社會的標準有著太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標準的保守與思想的開放、答案多樣之間的矛盾壓抑了太多創新的想法,甚至阻礙了社會前行的道路。
然而解決這樣的矛盾,我們霊要做的是在未來的很長一段時間內不斷地完善標準、豐富標準。對標準在深度與廣度上加以拓寬,使之與社會的開放相吻合,而決不是為了迎合答案的豐富標準,使每一種答案都成了正確答案,過分的自由對于社會而言,才是致命的傷害。
其實,改革“標準”,允許更多的“答案”出現對于未來中國的意義不亞于保持8%的經濟增長速度。改革的步伐或許該從現在開始邁起,當我們正在經歷的高考可以多一些寬容,不再用一份標準答案來限制所有思想的時候,那艱難的第一步便已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