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篇優秀高考滿分作文
圖中提供的幾何圖形,如果只用肉眼簡簡單單在平面上觀瞧,那么它們無非就是三角形、圓形、半圓和不規則的橢圓。如果我們戴上三維透視鏡,看到的結果又不一樣了,它們也許就像電腦屏保程序中的三維管道圖案,飛舞變幻,由單一的線條交織變化出無窮無盡的移動立體圖畫。
如果從攝影鏡頭里的魚眼來觀瞧,直線會成為彎曲的穹隆,三角形、圓形等等都會變成扭曲凸起的失真形狀c并且,我們還可以從平面跳開去,設想是站在高空,在云端鳥瞰,那么,三角形正是蒙受千百年沙塵的埃及法老的金字塔的一個面,圓形卻是那聳立在寂靜山野,與山水酬唱歡歌的一個個中國古代帝王墳陵。
那個半圓和橢圓又像是什么呢?也許它就是那個位于敦煌鳴沙山的月牙泉,也曾是月色清清,流水淙淙,然而在人們不知節制的貪婪攫取破壞下,漸漸干涸成一攤橢圓形的不規則水印。通常,人們看問題的角度不一樣,引岀的答案就不一樣。比如,教師在判斷一個學生是“優等生仁“中等生”還是“差生”時,他衡量的依據可能僅僅是考試成績。
在排分榜上位于前幾名的當然就是好學生,總是落后的那幾名當然是差生,其余的居中。這種分法,完全是教師的習慣和職業要求使然,尤其是作為畢業班的教師,只認一點,不計其余,他已經沒工夫去考慮因材施教等等問題,而是盡快分出三六九等,給好生吃小灶,將差生扔一邊,再從中游的學生中拼力拔上來幾個,以保證學校當年的高考升學率。
然而,結果怎樣呢?“好生”也許會以高分考上北大、清華,差生或許高考落榜,走上自謀職業之胳,然而,不是有許多分數高的“好學生”,智商為150,情商卻幾近于零嗎?前一陣子北大博士的殺人和自殺,就很能說明問題。
相反,也有許多沒上過大學的“差生”最后通過自己在社會上的奮斗掙扎而取得了成功。在進入成年社會以后,人們再衡量一個人是否是“成功人士”的標準,就不再是分數、學歷、學位了,而是看你取得的人生實績如何,看你的社會地位、經濟實力、家庭生活情況、個人品貌修養等等綜合情商。
的確,看問題的角度不一樣,答案就會有所變化。然而,我們仍然相信一個中國古訓叫做“萬變不離其宗”。比如,在對那幾個簡單圖形的觀察中,就包含了我們個人的審美追求。我可能會將它們看成和想象成是墳陵、金字塔和清泉,而不會將三角形想成是牢固的監獄,將圓形聯想成一攤大糞。那是因為我覺得前者是美,是藝術和自然的美,而后者是臟,是人類精神和身體的不潔和骯臟。
同樣,“好生”和“差生”最后情況的變化,也取決于個人心理素質和人生追求。一個有理想,有追求,意志力堅強的人,不管人生境遇如何,都不會氣餒,都會一步一步朝著自己的目標奮勇拼搏下去,直至最后取得成功。這些才是我們在人生中的基本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