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篇教導大家怎樣才可以寫好作文?重在文意要新、要深、要精。
文以意為主。意在議論文中為主旨、觀點,在記敘文中即主題。在寫作構思過程中我們要重視文意的提煉,立意要新、要深、要精,文章中的事、理、情都要為文意服務。新、深、精的文意,不是咬著筆桿苦思冥想拍腦袋拍出來的,而是從自己熟悉而有意義的材料中提煉而成。
當看到《“南極人”自述》一文時初覺這是一篇說明文,它介紹一種新穎內衣,但讀完后覺得本文的立意是多么巧妙!文章不拘泥于文體的限制,在介紹新品種來歷時,筆鋒一轉介紹了中國服裝的發展史,從而突出了為中華民族再創輝煌這一文意。從這一角度立意就不會與同類習作雷同,就具有新鮮感。如果按一般說明文的寫法,介紹事物的制造、結構、功能等,那么這篇文章就成了到處都可見的商品廣告了。
《世紀末風采》通過形象的描繪勾畫出一道亮麗的水上風景線,突現了祖國正奔向廣闊的天地,奔向美好的新紀元這一主題。這篇文章給我們一個啟示:文意還可以從形象的材料和濃厚的情感中挖掘和提煉。《我登上了“奧麗安娜”號》通過具體描繪逐步點明:“隔世的輝煌已隨東流的江水遠遠地離去。而今一個嶄新的城市屹立在世界的東方,象征著新的時代、新的巨人將更加輝煌,更加奪目/這就是本文的立意。讀到此才知道作者先寫船再寫浦東浦西的夜景,就是為了突出這一文意。
《眾生笑相》、《走向新世紀的高三人》、《劉浩這個人》三篇佳作在立意上另有一功,這些文章的文意精要。《劉浩這個人》介紹和描繪一位中國留學生面對教授的提問所表現出的一系列激昂而又深沉的愛國言行和感情,突出了祖國富強的標志——“中國命運自己主宰”
這一主題。而這個主題把時代特征和民族的風貌都包含在內,達事達理達情,所以顯得精要。
《“南極人”自述》等八篇文章給我們一個啟示:文章立意,不僅要新,還要深和精。我們要學會這種“點睛”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