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分數知道后,要做這幾種事情。
- 分數是否達到預期
學校公布的分數會詳細到各科的分數及總分。不能光看總分,要看各科的分數,把這個分數與歷年的分數線做一個比較,借此來估計一下自己是否有上線的可能。
如果單科分數低于分數線io分以上,可能這次考研成功的概率會比較低。
如果單科分數或者總分都略低于歷年的分數線,可能有兩種結果,一是低空過關;二是略微危險。
不管是哪種情況,如果分數不是很樂觀,但也不是太低的話,就應該關注一下調劑的學校
或者專業。雖然在還沒有出分數線的時候,不能確定是否會過分數線,有可能現在只是虛驚一場,但是提早做準備,一切都做最壞的打算,安排好后路,才是最重要的。
- 調查競爭者的分數
考試的分數線,不是一成不變的,考研分數線的影響因素就是相同志愿的考生的分數。報考同一個學校同一個專業的考生如果普遍都考得好,那么分數線就會水漲船高。因為學校是按人數招生,不是按分數招生,不管大家都考得好還是都考得差,學校基本上都是根據考得好的前幾名的成績作為分數線參考的。
舉個例子來說,某校是非自主劃分數線的學校,該校材料學院計劃招收5人,以1:1.2的比例復試,國家的理工科分數線總分假如為290分,報考該校該學院的考生中,有10人的分數在290以上,那么能收到復試通知書的考生可能就是成績排在前5~6名的考生。所以分數排在后幾名的考生,即使上了國家線,也不一定能有復試的機會。
因此,我們要了解競爭對手的分數。如果學校把所有考生的分數列表刊登出來的話,這就比較好對比了。但是更多的學校是只能查到自己的分數,這時候就需要考生多在網上搜集信息,考得好的和考得不好的,都習慣在網上發帖炫耀或者抱怨,通過他們發的帖子,你能大概估計一下自己的考分在整體中的位置,借此來判斷自己會不會有復試的機會。
- 小心心理戰
考試之后,大家會有很多的時間閑聊,同學之間閑聊,網上閑聊。這時候會搜集到很多關于考試的信息。
周遭的閑言閑語分為兩類,一類是討論考分類,另外一類是舞弊類。
討論考分類的內容通常都是兩個極端,考得極好和考得極差的。千萬不要被網上那些“神話”般的分數嚇到。
你會看到很多人炫耀自己的分數有多高,政治90多分,英語90多分,專業課140分,總之,身邊的“神人”會一個個地冒出頭來,加上轉述人的夸張,你會覺得自己沒有希望了,名額全要被這些“神人”占領了。其實,“神人”就那么幾個,而且集中在同一個學校同一個專業里的概率很低,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出來炫耀分數的,都是考得好的,還有很多考得一般的考生,他們只是像你一樣,默默地在電腦前瀏覽別人的發言,而沒有把分數亮出來。
舞弊類的流言,不外乎是哪里泄露試題、答案了,哪所學校批改試卷舞弊了,哪所學校有錄取黑幕了等。
關于泄題和批改試卷的說法,勸大家不要去理會,不管到底是不是真的,都不必去求證,也不必讓這些消息擾亂你的心緒,這些事情無論有沒有發生,都不是你可以左右的,與其為了這些流言傷腦筋,不如不去想這些事情,靜待考研“塵埃落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