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渭的獨樹一幟
徐渭(公元1521年一公元1593年),字文清,后改字文長,別號青藤、天池、田水月等,山陰人。他是明末著名的文學藝術家,被列為中國古代“十大名畫家”之一。山水、人物、花鳥、竹石等,他無所不能,其中最為出色的就是花卉。他被公認為是青藤畫派的鼻祖。
徐渭不但是畫家,還是詩人、書法家、戲曲家等。明清兩代人才輩出,不過像徐渭那樣,在詩文、戲劇、書畫等方面都能獨樹一幟且給后世留下深遠影響的卻是屈指可數。
他的詩文,袁中郎稱之為明朝第一;他的戲劇,受到湯顯祖的極力推崇;他的繪畫更是我國藝術史上成就最突出的作品之一。鄭板橋對他「分敬佩,曾經刻下一印,自稱是“青藤門下走狗”。近代著名畫家齊白石、吳昌碩都對他的畫作不吝贊譽之詞。
在文藝創作方面,徐渭不依傍他人,喜好獨創一格,追求個性,風格豪邁而放逸,而且常常表現出對民間文學的愛好。在書法方面,徐渭打破了明代書壇的沉悶,他擅長氣勢磅礴的狂草,用筆狼藉,常人很難看懂。
徐渭對自己的書法極為喜歡,認為自己“書法第一,詩第二,文第三,畫第四”。在繪畫方面,當時明代的畫壇正處在學習古人與創新兩種意識碰撞的特殊階段,以徐渭為代表的潑墨大寫意畫非常流行,也出現了眾多名家,技法也不斷更新,徐渭憑借自己特有的才華,成為當時最有成就的寫意畫大師。徐渭流傳下來的畫有《墨葡萄圖》軸、《山水人物花鳥》冊、《牡丹蕉石圖》軸以及晚年所作的《墨花》九段卷等。
第一個提出男女平等的人
李贄(公元1527年一公元1602年)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禪師和文學家,創立了“泰州學派”,成為其一代宗師。李贄原本姓林,名載贄,后改姓李,名贄,字宏甫,號卓吾,別號溫陵居士、百泉居士等,著有《焚書》《續焚書》和《藏書》等。
李贄敢于站出來反對傳統儒家,揭穿道學家的虛偽,更是崇尚民主和自由精神,他比前人更徹底地反傳統、反權威。他對專制主義的文化壟斷直接進行了辛辣的諷刺和批判,他說那些儒家經書要么是史官臣子的過分褒美,要么是迂闊懵懂子弟的胡亂記錄。
他還指斥假道學、禁欲主義的虛偽性和欺騙性。他覺得“存天理,滅人欲”違背了人的天性,認為人要根據天性生活,而不是要遵循“圣人”的標準生活。他也并不認為女子就沒有見識,他覺得男人和女人是平等的,是第一個明確提出男女平等的人。
袁中道在《李溫陵傳》中盛贊李贄說:“骨堅金石,氣薄云天;言有觸而必吐,意無往而不伸。排拓勝己,跌宕王公,孔文舉調魏武若稚子,嵇叔夜視鐘會如奴隸。鳥巢可復,不改其鳳味,鸞翩可鐐,不馴其龍性,斯所由焚芝鋤蕙,銜刀若盧者也。嗟乎!才太高,氣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