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div id="ekwzd"></div>
      <div id="ekwzd"><ol id="ekwzd"></ol></div><div id="ekwzd"><ol id="ekwzd"></ol></div>
      <div id="ekwzd"><label id="ekwzd"></label></div>
        <em id="ekwzd"><ol id="ekwzd"></ol></em>

              1. <div id="ekwzd"><label id="ekwzd"></label></div>
                <div id="ekwzd"></div>
                1. <em id="ekwzd"></em>
                2. <em id="ekwzd"><label id="ekwzd"><form id="ekwzd"></form></label></em>
                3. 復古運動

                  前赴后繼的復古運動

                  “前七子”是明弘治、正德年間的文學流派,它的成員有李夢陽、何景明、徐禎卿、邊貢、康海、王九思和王廷相七人,李夢陽、何景明為代表人物。世人為了將他們和后來的嘉靖、隆慶年間出現的李攀龍、王世貞等七子區分開,于是稱他們為"前七子"。

                  前七子中七人都是進士,他們氣節清高,都對當時腐敗的朝廷以及庸弱的士氣非常不滿,他們強烈反對當時流行的臺閣體詩文以及“啤緩冗沓,千篇一律”的八股習氣。他們的文學主張被后人概括為“文必秦漢、詩必盛唐”,也就是想為詩文創作指明一條新的路子,來拯救當時萎靡不振的詩風。他們的本意是想要改造文風,但他們卻走上了一條以復古為革新的老路。

                  前七子崛起于文壇以后,他們的復古文學主張迅速風行天下,成為當時的文學思想主流,掀起了一場文學復古運動。這在明代文學史上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不過這七人的文學見解也并不全都相同,在創作上也是各有特色。

                  2020122015271658

                  “后七子”是一個比較嚴密的文學宗派。公元1548年的一天,進士出身且在京師任職的李攀龍、王世貞結交,在一起討論文學,他們商議重新揭開李夢陽、何景明等人文學復古的“旗鼓”。之后的兩年,徐中行、梁有譽、宗臣中了進士,和李攀龍、王世貞結成詩社,然后便有“五子”之說法。后來謝榛、吳國倫兩個人又加入進來,這便是通常所說的“后七子”。

                  后七子沿承了前七子的文學主張,他們同樣強調以漢魏、盛唐為楷模,“謂文自西京、詩自天寶而下,倶無足觀”“無一語作漢以后,亦無一字不出漢以前”。相對于前七子,他們的復古風更甚,他們的觀點更絕對。后七子講究格調和法度,互相標榜,廣立門戶,聲勢更加浩大,將明朝文學的復古風推向高潮。后七子在文壇上活躍的時間要比前七子長得多。

                  后七子和前七子有許多相似之處,其弊端也相同。他們想要通過復古來突破當下文學的困境,但又陷入了復古的圈子里,而目一這種思潮對后代也有一定的消極影響。但總體上來說,他們的文學復古運動對中國古代的文學理論有著很大的貢獻,并且有些人還表現出一定的重視獨創和性靈的傾向。

                  復古潮流的一次逆襲

                  “公安派”是明朝文學流派,主要代表人物是袁宗道、袁宏道和袁中道三兄弟,因為他們是湖北公安人,因此被稱為“公安派”。

                  除了這兄弟三人外,這一派還有江盈科、陶望齡、黃輝和雷思需等人。公安派出現之前,前后七子的復古主張和復古論調主導了文壇,后來有徐文長、李卓吾等人對他們提出批評,但也不足以矯正其流弊。而公安派的出現給予了復古、擬古派有力的打擊。

                  公安派的核心理論是“獨抒性靈”,就是說要遵從人的自然個性,毫無掩飾,不顧忌太多的人情世故,率性而為,隨性生活。他們認為寫文章和做人一樣,只有真性情才能打動人,才能傾聽到心靈的聲音。

                  timg-(13)

                  這一說法不僅明確地肯定了人的情感以及生活欲望,還特別強調個性,表現了晚明時期人們追求個性解放的思想。

                  這一思想的提出與當時的社會現狀密切相關,當時的明朝政治腐敗,人性受到沉重的壓抑,人們迫切希望求索于真實的內心。

                  公安派秉持著個性解放的思想,在文體上也實現了突破,他們的小品、游記也很有個性,有的清新秀逸,有的活潑詼諧。

                  (0)
                  上一篇 2020年12月20日 23:16
                  下一篇 2020年12月20日 23:45

                  相關推薦

                  • 司馬遷與史記

                    司馬遷和《史記》 司馬遷(公元刖145年或刖135年一公元前86年),字子長,西漢夏陽(今陜西韓城南)人,一說龍門(今山...

                    2020年12月26日
                  • 孔甲

                    第十四任君王孔甲 公元前1800年左右,夏王朝傳到了第十四任君主孔甲的手上。 孔甲是一個不學無術的君王,他游手好閑、驕奢...

                    2020年12月26日
                  • 明朝第一大案“胡惟庸案”

                    明朝大案之“胡惟庸案” 1380年,明太祖朱元璋以“謀不軌”罪誅殺當時的宰相胡惟庸九族,同時殺死御史大夫陳寧、中丞涂節等...

                    2020年12月20日
                  • 太祖阿保機

                    幵國君主耶律阿保機 耶律阿保機(公元872年一公元926年)為遼朝開國君主,在位20年,即帝位11年,廟號太祖。 公元9...

                    2020年12月14日
                  • 大詩人杜甫

                    現實主義詩人杜甫 杜甫(公元712年一公元770年),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后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河南鞏義人,唐代偉大...

                    2020年12月13日
                  • 夏朝的農業

                    夏朝的農業水平 在夏朝,農業文明有較大的發展。《論語?泰伯》載禹“盡力乎溝變水災為水利,服務農耕。其實水利技術的應用是黃...

                    2020年12月26日
                  返回頂部

                  1. <div id="ekwzd"></div>
                    <div id="ekwzd"><ol id="ekwzd"></ol></div><div id="ekwzd"><ol id="ekwzd"></ol></div>
                    <div id="ekwzd"><label id="ekwzd"></label></div>
                      <em id="ekwzd"><ol id="ekwzd"></ol></em>

                            1. <div id="ekwzd"><label id="ekwzd"></label></div>
                              <div id="ekwzd"></div>
                              1. <em id="ekwzd"></em>
                              2. <em id="ekwzd"><label id="ekwzd"><form id="ekwzd"></form></label></em>
                              3. 欧美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