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曲《西廂記》王實甫
王實甫,名德信,定興(今定興縣)人,是中國著名的作家,著有雜劇十四種,現存《西廂記》《麗春堂》和《破窯記》三種。另有《販茶船》《芙蓉亭》二種,各傳有曲文一折。
其中,《西廂記》是我國古代最優秀、影響最深遠的戲曲作品。作品中那句“愿普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屬”更是成為千百年來人們對愛情美好的祝愿,也成為許多文學作品的主題。
《西廂記》的曲詞華艷優美,富于詩的意境,是我國古典戲劇的現實主義杰作,對后來以愛情為題材的小說、戲劇創作影響很大。在經典古代名著《紅樓夢》中,也提到了此書。元代賈仲明也在《凌波仙》中稱:“新雜劇,舊傳奇,《西廂記》天下奪魁。”
《西廂記》的題材取自于唐朝元稹的小說《鶯鶯傳》,大致意思是書生張生游學蒲州,遇見寄居在普救寺的崔相國之女鶯鶯,兩人相戀,之后書生赴京趕考,將鶯鶯拋棄。后來王實甫將這個愛情悲劇改成了喜劇。《西廂記》最后以大團圓的形式結局,這也成為我國戲曲的常用模式。
欣欣向榮的商業發展
元世祖即位后,鼓勵興修水利、墾辟荒田,禁止以農田為牧地、牲畜踐踏農桑,還多次頒布詔書要求釋放奴隸為農民,因此,元初的農業生產有所恢復。經過勞動人民的辛勤努力,北方農業逐漸得到恢復,南方和邊疆的農業也在原來的基礎上有了新的發展。
除了農業發展迅速外,元朝的商業發展更迅速,原因如下:
第一,南宋在被元朝覆滅之前,商業已有較大發展,因此元朝的商業經濟有良好的基礎。
第二,元朝地域廣闊,國家統一之后商品流通能力大大增強。
第三,元朝統治者為了擴張版圖,使得航海技術和造船業得到了進步和發展,促進了海上貿易的發展,而海上貿易對國內商業的發展有著重要影響。
第四,元朝實行紙幣制度,這大大提升了商品的流通能力。
第五,元朝統治者格外器重西域商人,很多商人進入政界,加入統治集團,影響著國家政策的制定,商業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
第六,統治者的奢侈消費也刺激了商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