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篇敘事抒情作文800字
百事可樂的“搖錢數”促銷活動才剛落幕,可口可樂公司的“金獎連環迎奧運”活動已拉開了序幕,而百事可樂則又展開第二輪攻勢,發起了“過把金牌癮”的活動。兩家公司的一場飲料大戰已全面展開。
老牌的可口可樂是否敵得過新秀百事可樂?如果用我的眼睛來看,可口可樂一推岀“金獎連環迎奧運”這一活動,便注定著它不會取得好的結果。
不知大家是否有這樣的感覺,對于可口可樂的“迎奧運”的活動,市場的反應遠不如百事可樂的“搖錢數”活動那樣的熱烈,可口可樂的銷售也遠不像百事可樂被成箱成箱購回家那樣的火爆。那么,這一切又是為什么呢?為什么老牌的可口可樂竟敵不過后起之秀百事可樂呢?
如果用我的眼睛來看,可口可樂的促銷活動有時間、獎金形式、抽獎方式和廣告四方面的不妥。
首先,百事可樂抓住了時機,在高溫來臨之前以“搖錢數”促使消費者提前消費,而可口可樂的“迎奧運”活動的開始緊隨百事可樂的“搖錢數”活動結束之后,這是第一點不妥。
在百事可樂的“搖錢數”活動經過四月之久落下帷幕之時,相信已有消費者在買了成箱成箱的百事可樂后卻一個未中,對“搖錢數”大失所望。在他們心中多多少少會產生對此類飲料的抽獎活動的一種不信任感,不再會如此瘋狂地為了獎金而搶購飲料。
其次,可口可樂“迎奧運”的獎品是金牌而非現金,勢必造成中獎面小(一共不過118塊金牌),這是第二點不妥。而百事可樂兩次促銷活動都是現金,中獎面較寬(有5000元、500元的獎項和紀念禮品)。
不知可口可樂公司為什么要將獎品定為金牌,是為了標新立異,不與百事可樂雷同,還是想借,96奧運會的光。由于獎金形式不符合中國人的皆大歡喜的習慣,所以可口可樂的促銷活動效果不如百事可樂的好。
再次,可口可樂的“迎奧運”活動采用的是最古老的抽獎方式,這是第三點不妥。可口可樂這次抽獎采用的是一種老掉牙的“集標簽,寄至指定地點,抽獎”的辦法。而百事可樂兩次采取的抽獎方法則分別是對號碼和揭瓶蓋。
可口可樂的“迎奧運”抽獎方式可以說完全是靠別人手氣,而百事可樂的兩種抽獎方式——“搖錢數”的方法在中國也許是前無古人的新方法,既靠別人的手氣,更靠自己的運氣(在好奇心驅使之下,買“搖錢數”的人當然很多),所以百事可樂的抽獎方法更吸引顧客。
最后,可口可樂“迎奧運”活動廣告頻率不密集,時間不恰當,構思不好是第四點不妥。只要平時看一下電視,便可以發現百事可樂公司的廣告總會出現在收視率較高的電視劇中間,而這些電視劇的主要觀眾便是購買飲料的家庭主婦,或能主宰購買飲料品種的小孩。
而可口可樂公司的廣告呢?很難看見。即使能夠看見,也多是在體育新聞中,而看體育新聞的觀眾,多是男性,這些人大多不會去買飲料或在意飲料的品種。此外,百事可樂的廣告構思也很巧妙,有的是由中獎顧客現身說法,這對觀眾吸引力當然很強。
“既然別人中得到獎,那我運氣也不會比他差。”在這種想法的驅使下,自然會有許多人去購買百事可樂。而另一種是由年輕漂亮的明星來拍。這對一些明星迷很有號召力。而可口可樂的廣告呢?可就不怎么樣。千篇一律是抽獎的鏡頭,然后再是中獎者名字。這樣的廣告實在沒有吸引力。
正是由于以上四個原因,所以我說可口可樂一推出“金獎連環迎奧運”這一活動,便注定著它將吞食這失敗的苦果。
那么,這次“可樂”大戰給我們的商家以后開展促銷活動留下了些什么啟示呢?我認為有三點,分別是“早”、“大”、“準”。“早”就是促銷活動的開展要抓住時機。如果失去時機,就會像“可樂”大戰中的可口可樂公司那樣陷于被動。“大”就是促銷活動的規模要大。
百事可樂的“搖錢數”能夠婦孺皆知,取得巨大反響是離不開它地毯式的電視報紙廣告的。“準”就是定位要準。如果像這次可口可樂那樣將宣傳對象主要位置定在體育迷上,收不到應有的效果,那是得不償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