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光和《資治通鑒》
宋神宗時期,重用王安石變法,司馬光是反對新法最激烈的人之一。因不得重用,他經常在家博覽群書,打發賦閑的時光。司馬光潛心于歷史,也想自己修一部歷史書。他編寫了一本從戰國到五代的史書。
早在宋英宗在位時,司馬光就曾經將自己所編寫的稿子呈給他看。宋英宗覺得這本書對鞏固王朝統治有好處,因此便褒獎了司馬光,還專門為他設立一個編寫機構,讓他繼續編撰下去。
宋神宗即位以后,司馬光又把編好的一部分稿子獻給宋神宗,宋神宗也對司馬光的這項工作十分贊同,還將自己年輕時收藏的2400卷書都送給了司馬光,讓他盡快完成這部著作。除此之外,宋神宗還親自為這本書起了個書名,叫《資治通鑒》。
司馬光罷官回到洛陽之后,雖然不再過問政事,卻沒有放棄編寫《資治通鑒》,反而將它當作自己唯一的工作,他為了編寫這本書一共花了19年。《資治通鑒》是按照歷史年代編寫的編年體史書,該書匯總了從公元前403年到公元959年的歷史,記載了1362年的歷史。
司馬光為了編好這部篇幅巨大的著作,與他的助手們收集和整理了大量資料,除了采用歷代的正史之外,還參看了三百多種歷史著作。據記載,司馬光的這部著作完成之時,原稿足足堆放了兩間屋子。由于《資治通鑒》材料豐富、剪裁恰當、考證嚴格,再加上司馬光文采非凡,因此成為我國歷史上最有價值的著作之一。對后人而言,它材料完整,具有極高的史學研究價值。
成吉思汗統一蒙古
學兒只斤鐵木真(公元1162年一公元1227年),蒙古帝國可汗,乞顏(起延)部人,汗號“成吉思汗”,意思是“擁有海洋四方的大酋長”。他是世界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
在鐵木真逐步掃除蒙古各部之后,迎來了最大的敵人札木合(蒙古札達蘭部首領,被稱為古兒汗)。
鐵木真小時候曾與札木合結拜為兄弟。公元1184年前后,鐵木真被推舉為蒙古乞顏部可汗。乞顏部的不斷壯大引起了札木合的嫉恨。公元1203年,札木合聯合王汗夾擊鐵木真,在這一仗中,鐵木真敗得異常慘烈,部下僅剩下4600多人。后來,鐵木真逃到貝爾湖以東。就在這一年的秋天,鐵木真突襲王汗駐地,在三天內將其部全部消滅。
公元1206年,札木合被叛變的將領送到鐵木真手中,鐵木真起初不肯殺他,但在札木合的請求下,鐵木真將其殺死。而后,鐵木真統一了蒙古草原。
蒙古的統一在中國戰爭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這場戰爭充分顯示了成吉思汗的雄才大略和軍事指揮藝術。他近交遠攻,力避樹敵過多,還重視情報的掌握,知己知彼,同時強調集中優勢兵力分別包圍敵人,逐一殲滅,他習慣于實施遠程奇襲,力求速戰速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