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紙幣的出現
公元1023年,北宋開始發行貨幣交子,交子曾作為官方法定的貨幣流通,稱作“官交子”,在四川境內流通近80年。“交子”是我國最早由政府正式發行的紙幣,它也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的紙幣,比西方很多發達國家早六七百年。
紙幣的出現是貨幣史上的一大進步,而其起源應當是漢武帝時的“白鹿皮幣”和唐代憲宗時的“飛錢”。所謂“白鹿皮幣”,是用宮苑的白鹿皮作為幣材,每張一方尺,周邊彩繪,每張皮幣定值40萬錢。這種貨幣只是作為王侯之間貢贈之用,還算不上是真正的紙幣。
“飛錢”出現于唐代中期,當時的商人在外出經商的時候為了攜帶方便而到官方開具一張憑證,上面記載著地方和錢幣的數目,之后持憑證去異地提款購貨。“飛錢”實質上只是一種匯兌業務,不行使貨幣的職能,也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紙幣。
因此說,北宋時期四川成都的“交子”才是真正紙幣的開始。紙幣的出現使得商業往來變得更加方便,是我國貨幣史上的一大業績。此外,紙幣在印刷史、版畫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對研究我國古代紙幣的印刷技術有著重要意義。
契丹的貴族科學家
耶律楚材(公元1190年一公元1244年),字晉卿,號玉泉老人,法號湛然居士,蒙古汗國大臣。他出身于契丹貴族家庭,生于燕京(今北京),是遼太祖耶律阿保機的九世孫。
成吉思汗攻占燕京之后,聽聞耶律楚材才華橫溢,便向他詢問治國大計。當時的耶律楚材對自己的國家大金已經失去了信心,便決定輔助成吉思汗以拯救處于水深火熱中的百姓。就這樣,成吉思汗得到了一位能臣。耶律楚材的到來對成吉思汗及其子孫都有很大的影響,他主張的各種措施為元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礎。
耶律楚材精通漢文,他自幼便開始博覽群書,通曉天文、地理、歷法以及術數等。在成吉思汗和窩闊臺時期,他做官30年,官至中書令。耶律楚材主張以孔孟之道來治國,提倡任用儒士。
公元1220年11月,耶律楚材編撰了《庚午元歷》。他訂正了舊歷法的誤差,并創立了“里差”(類似時區),首次提出了地理經度的概念。由于耶律楚材出身于契丹貴族家庭,所以他是第一個提出經度概念的契丹貴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