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篇以名字為題的作文800字
路過一小巷,偶然看見矮墻頂上自己的大名。墻頂上水泥表面的凹陷處展露出幾個歪斜的大字。
想起來了,這是八歲那年筑此墻時,我趁著水泥未干時與同學們—起留下的“墨跡二那時,我是撿了把椅子爬上去才夠著墻頂的,如今,墻已比我矮許多了。我的名字在這里得到了有限的永恒,至少在這十年里,它們一直靜靜地留在這兒。有幸的是雜草也未在其上生長,只是錯落地長在周圍。每個比墻高的過路人都能看到這名字——只要他愿意,不過恐怕沒有什么人會被一堵破舊的水泥老墻吸引的。當時刻下此名字的我估計是為了取得一份留名于“墻”的自豪感,獲得如考試成績優秀而被張榜表揚般的滿足感。
我不由得嘲笑起了十年前的幼稚的“我”。
一個留在墻上的姓名能代表什么呢?長城上的每塊磚上都有燒磚人的姓名,可如今,看到這些符號的游人卻不屑一顧,歷史學家們似乎也更重視磚上的朝代名稱和年號,至于那些“XX到此一游”的刻痕更是為人們所不齒了。我留在墻上的大字莫不要也被人們認為是一種視覺污染罷。
名字,單就它本身而言是沒有生命力的。但,我的腦海里卻又常跳進另一些響亮的名字,慷慨激昂、振奮人心,同樣是簡單的字符組合,它們卻好像具有神奇的力量。
火車行駛在蜀道上,躺在空調臥鋪上的旅人沒有絲毫疲累的感覺,但是人們還會情不自禁地想到“蜀道難,難于上青天”的詩句。李白,留在了漫漫蜀道里。畢業儀式上,同學們依依惜別,“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扶柳笛聲殘……”李叔同留在了美妙的歌聲
里及我們彼此的記憶深處。一個名字,一個符號,普通人的符號下面只有二三行說明,而有的下面卻蘊含著綿長耐讀的文章°
這兩個名字并不出挑,論其新潮不及如今之洋名,論其用字皆為字典內常用字,其主人自己也未必寫過什么自傳,留下許多碑文,但是,時間沒有磨去它們,反而攜著它們跨越時空。名字因主人的人生而豐富,因其精神而富有內涵。
歷史真是奇妙,它不僅記下了一個又一個的英雄,也錄下了一張又一張丑陋的嘴臉。“一將功成萬骨枯”,有些人的名字是用沾著血的紅字寫下的。甚至還有人強迫別人為自己作書立傳,偽造歷史,其結果無疑是可悲的。趙高、秦檜的名字留傳至今,他們可能也在風光時、得志時于某些山上留下了“墨跡”,到頭來卻遭到后人無盡的唾棄!
老水泥墻已開裂了,不日后道路即將拓寬,老墻也會被推倒,隨著城市日新月異的發展腳步而消失,重變為塵土。功名乃塵土,功過自有后人評c生活在一個快速進步的時代里,最重要的是重視現在,在有生之年坦坦蕩蕩,無愧于心,無愧于新時代,豐富自己名字的內涵,這,才是永恒的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