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的恥辱滅亡
南宋大將岳飛在《滿江紅》中提道:“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靖康之恥”是指中國歷史上的一次著名事件,發生于公元1126年到1127年,當時宋欽宗在位。
金軍攻破東京(今河南開封),入城后燒殺搶掠,并俘虜了宋徽宗和宋欽宗父子,以及大量趙氏皇族、后宮妃嬪與貴卿、朝臣等共三千余人北上金國,東京城中公私積蓄為之一空。
“靖康之恥”直接導致了北宋的滅亡,深深地刺痛了漢人的內心。
宋徽宗趙佶(公元1082年一公元1135年)是宋神宗第十一子,他在位期間任用奸臣,荒淫無度。宣和七年,金兵南下攻宋,宋徽宗又氣又急,身體日漸衰弱,就把皇位傳給了太子。太子就是宋欽宗趙桓(公元1100年一公元1161年),他是宋徽宗的長子。趙桓和父親一樣碌碌無為。不久后,這兩人都被金人擄到北方,做了俘虜。
宋徽宗、宋欽宗被擄到金朝京師會寧府時,金人讓他們穿上百姓的衣服,裸露上體,到金朝阿骨打廟去行“牽羊禮”。金人還給兩位皇帝封了號,其中一個是“昏德公”,另一個是“重昏侯”。這兩位皇帝在受盡了金人的屈辱之后,慘死于北方。
花石綱事件
宋哲宗親政后,重新起用變法派,然而此時的變法派遠不如王安石等人那樣忠心,他們是一批投機倒把的分子,打著變法的幌子奪取權力。宋哲宗死后,他的弟弟宋徽宗趙佶(jl)即位,朝政更加混亂。
宋徽宗不懂得管理國家大事,專門尋歡作樂,此時便有一個逢迎小人蔡京通過各種手段接近宋徽宗。蔡京甚至還買通官員向宋徽宗推薦自己,并讓宋徽宗認為變法非蔡京不可。就這樣,蔡京被宋徽宗欽點為宰相。
蔡京上臺后大搞黨內斗爭,他舉起變法的旗幟,把反對自己的勢力統稱為奸黨,還操縱宋徽宗在端禮門前立一塊黨人碑,把司馬光、文彥博、蘇軾、蘇轍等一百二十人稱做“元祐奸黨”。在這一百多人中,已死去的被削去官銜,活著的一律降職流放。
宋徽宗喜歡把玩稀奇物件,蔡京等人便派朱勵在蘇州辦了一個“應奉局”,搜羅花石。朱勵只要聽說誰家有塊石塊或者花木比較精巧別致,就直接收歸國有。被征花石的人家往往被鬧得傾家蕩產,有的人家賣兒賣女,到處逃難。
為了運送花石,朱勵劫運糧的船和商船,把船上的貨物倒掉,只裝運花石。這一大批船只自然還要征用大量民夫。于是船只在江河里穿梭來往,民夫們為運送花石日夜奔忙,這種運送的隊伍叫做“花石綱”。宋徽宗認為朱勵辦事得力,便將其加官升職。后來花石綱越來越多,朱航)的官也越做越大。一些達官貴人都不得不討好朱舫,人們也將蘇杭應奉局稱作“東南小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