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朝遷都燕京
完顏阿骨打在位期間,因戰爭頻繁沒來得及修建宮殿,后來的后繼之君完顏吳乞買(完顏晟)于公元1124年命漢人盧彥倫主持修建都城。
金朝的都城格局吸取了遼朝和宋朝的優點,街道里坊的規劃及宮室官邸的營筑都采取近似中軸線、近似均衡和近似對稱的手法,使上京城成為中國宋元時期最北部的都城大邑,也是金朝第一都。
正當上京城向前發展時期,金朝內部發生了宮廷政變:金熙宗酗酒后造成酒精中毒,胡亂殺人,引起了朝中眾臣的不滿。金熙宗繼父之子完顏亮趁機將其殺死,自立為帝。完顏亮繼位后,為了緩和繼弟殺兄、臣弒君的這個皇族內部矛盾,就以“上京會寧府偏于東北一隅、物質運輸與公文傳遞有違誤”等理由遷都,將京都遷往燕京,即今日的北京市。
完顏亮遷都燕京后,為了不留有金熙宗奉行君主制的痕跡以及確保自己的皇位,于公元1157年下令毀上京。同年8月,完顏亮下令撤銷上京留守衙門、罷上京的稱號,只稱會寧府。
遼朝的一次大位之爭
興宗耶律宗真在位時加封其弟耶律重元為“皇太弟”,重元的兒子涅魯古也被封為楚王。后來興宗的兒子道宗耶律洪基繼位,尊重元為“皇太叔、天下兵馬大元帥”,任命其子為知南院樞密使事。就這樣,重元父子權勢日重,開始盤算著謀取皇位。重元父子引起的叛亂史稱“重元之亂”,也叫“灤河之亂”。
公元1063年,重元父子與陳國王陳六、知北院樞密使蕭胡睹、衛王西京留守貼不、林牙涅剌溥古以及統軍使蕭迭里得等人勾結在一起,策劃篡奪王位。這一年7月,重元父子以及他們的同黨四百多人趁道宗前往太子山狩獵之際發動叛亂,并攻擊道宗行宮。當天,耶律重元取得了勝利,自立為皇帝,并任命蕭胡睹為樞密使。然而當晚,南院樞密使耶律仁先和耶律乙辛等人率宿衛士卒反擊,政變遭到粉碎,涅魯古戰死,重元自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