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國的官場典制
耶律阿保機登基之前,契丹人還處于奴隸社會階段。耶律阿保機登基之后,便開始進行官場制度上的改革,制定新制度。他借鑒漢族的政治模式,改造遙輦)氏二十部,建立起新的國家機構。
公元922年,耶律阿保機將迭刺部分為五院部和六院部,各置夷離堇、隸北府,將迭刺部夷離堇從最高軍事首領削為北宰相府下的一級官員。他還徹底廢除部落世選制,確立皇位世襲制,并創立斡魯朵制,也就是特殊的皇權侍衛。
在改制的過程中,耶律阿保機重用有才學的漢人韓知古、韓延徽和康默記等人,采納韓延徽的建議,置州縣、立城郭、定賦稅,用漢人的制度來治理戰爭俘掠來的漢人。在耶律阿保機的治理下,遼開始了由奴隸制向封建制的快速進化。
一次雙贏的談判
公元1040年到公元1042年,不足三年間,西夏對宋發動了三次戰事,每次都以宋朝慘敗告終。西夏雖然勝利,但是卻覺得收獲還不及依照和約以及通過互市貿易所得的物資。于是宋國和西夏國就于公元1044年議和。
和約規定:西夏向宋稱臣,宋予以冊封;雙方在本國領土上可以自由建立城堡;宋夏戰爭中,雙方所擄掠的將校、士兵、民戶不再歸還對方;宋朝每年賜給西夏銀七萬三千兩、絹十五萬三千匹、茶三萬斤,恢復雙方榷場貿易,史稱“慶歷和議”。
這次和議的成功是雙向的,北宋皇帝獲得了宗主國的名號,極大地滿足了其心理;而西夏在經商和貿易方面獲得了極大的經濟利益。西夏雖然臣服于宋朝,實際上卻是獨立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