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的人口分布
公元980年,宋朝的人口約3250萬(見《太平寰宇記》),公元1078年至公元1085年,全國有戶1600萬(見《元豐九域志》),到了宋徽宗時期,公元111。年,戶數達兩千多萬,人口約1.1275億(見《宋史?地理志》)。
中國中原人口自“靖康之難”后再次出現了兩次大量的南徙,第一次是從“靖康之難”到簽訂《紹興和議》;第二次是在金主完顏亮南侵期間。這兩次南遷之后,南方的人口大增。
除此之外,宋朝的城市人口也出現了大幅度上升,10萬戶以上的城市有50個,其中臨安在公元1274年人口超過了120萬,汴梁在公元1125年人口超過了180萬,是當時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兩座城市。
在人口分布上,北方主要集中在華北各路,南方則主要集中在兩浙、江南東西、福建、川陜四路,其中兩浙路最多。
西夏李元昊稱帝
李元昊(公元1。03年一公元1048年),西夏開國皇帝,黨項族人,北魏鮮卑族拓跋氏之后,李姓為唐朝所賜。李元昊是李繼遷的孫子,李德明的長子。
仿件李元昊年少時文武兼備,他身型魁梧,勤奮好學,手不釋卷,尤其愛好法律和兵書。他不但精通漢、蕃等多種民族語言,還精通繪畫,可謂多才多藝。
李元昊的父親在位時便開始對外出戰,擴大勢力。公元1038年11月10號,李元昊稱帝,脫離宋朝,國號“大夏”,亦稱西夏,定都興慶府。
公元1048年,李元昊醉酒后回宮,被其子寧令哥刺殺,驚覺躲閃,被削去鼻子,不久鼻創發作,不治而亡,死后謚武烈皇帝,廟號景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