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東先生”柳宗元
柳宗元(公元773年一公元819年),字子厚,唐代河東(今山西運城)人,我國著名的詩人、哲學家、文學家、思想家以及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因為他是河東人,人稱“柳河東先生”,又因最
終在柳州任刺史,稱“柳柳州”。
柳宗元著名的作品有《永州八記》等六百多篇文章,后人將其輯為三十卷,名為《柳河東集》。柳宗元與倡導古文運動的韓愈同稱“韓柳”。在中國的文學史上,其詩歌和文學的成就十分杰出。
柳宗元只活到了46歲,然而他在文學上創造的光輝業績是少有人能企及的。在詩歌、辭賦、散文、游記、寓言、雜文以及文學理論諸方面,柳宗元都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柳宗元除了在文學方面頗有造詣外,他一生還積極投身于政治革新,推崇古文運動,他的哲學論著有《非國語》《貞符》《時令論》《斷刑論》《天說》《天對》等。柳宗元的這些論著推翻了漢代大儒董仲舒鼓吹的“夏商周三代受命之符”的學說,否定了董仲舒這樣的大人物所說的“淫巫瞽史”一說,指責他為“誑亂后代”。
王翰的《涼州詞》
盛唐時期是邊塞詩創作的鼎盛時期,其中高適、岑參、王維、李碩、王昌齡等人就是當時有名的邊塞詩人。
高適的《燕歌行》、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走馬川行》等長篇詩歌反映了盛唐邊塞詩的雄渾悲壯。唐朝最著名的詩人李白和杜甫也寫過邊塞詩,比如李白的《關山月》、杜甫的《前出塞九首》等。
在眾多邊塞詩中,王翰的《涼州詞》氣勢磅礴、浪漫瑰麗、獨領風騷:“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王翰,字子羽,并州晉陽(今山西太原市)人,著名詩人。王翰這樣一個有才氣的詩人,其集不傳,其詩載于《全唐詩》的僅有14首。他性格豪爽,無拘無束,常與文人志士結交,杜甫詩中的“李邕求識面,王翰愿卜鄰”之句便是贊嘆王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