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div id="ekwzd"></div>
      <div id="ekwzd"><ol id="ekwzd"></ol></div><div id="ekwzd"><ol id="ekwzd"></ol></div>
      <div id="ekwzd"><label id="ekwzd"></label></div>
        <em id="ekwzd"><ol id="ekwzd"></ol></em>

              1. <div id="ekwzd"><label id="ekwzd"></label></div>
                <div id="ekwzd"></div>
                1. <em id="ekwzd"></em>
                2. <em id="ekwzd"><label id="ekwzd"><form id="ekwzd"></form></label></em>
                3. 開元盛世的名相

                  唐玄宗時期的賢相張九齡

                  張九齡(公元678年一公元740年),字子壽,一名博物,謚文獻,唐朝韶州曲江(今廣東省韶關)人,世稱“張曲江”或“文獻公”。張九齡出生于名門,是西漢留侯張良之后,西晉開國功勛壯武郡公張華十四世孫,唐中宗景龍初年進士,唐玄宗開元時歷官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中書令。

                  張九齡舉止優雅、風度不凡,他去世后,但凡唐玄宗問起宰相推薦之人,都要問“風度得如九齡否?”

                  2020121307471996

                  張九齡是唐朝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和詩人,他忠耿盡職、秉公守則,為人直言敢諫,選賢任能,不徇私枉法。他的五言古詩以素練質樸的語言寄托了深遠的人生慨望,一掃六朝的綺靡詩風,有詩作《曲江集》,被譽為“嶺南第一人”。

                  張九齡是開元盛世的最后一位名相,他被開元名相張說獎掖和拔擢,后張說去世,他又輔佐唐玄宗治理唐朝。張九齡一直被后人敬仰,王維和杜甫都作詩稱贊他,杜甫早年也曾想把作品呈獻給他,但未能如愿,晚年追憶,猶覺得可惜。

                  唐玄宗與梨園之緣

                  《舊唐書?玄宗本紀》記載:“玄宗于聽政之暇,教太常樂工子弟三百人,為絲竹之戲,號為皇帝弟子,又云梨園弟子。以置院近于禁苑之梨園。”《新唐書?禮樂志》則說:“玄宗既知音律,又酷愛法曲。選坐部伎子弟三百,教于梨園。聲有誤者,帝必覺而正之,號’皇帝梨園弟子’。宮女數百,也為梨園弟子,居宜春北院。梨園法部,更置小部音聲三十余人。”

                  從這些史料中都可以看出“梨園”成了唐代一個重要的藝術活動中心。

                  那么這個“梨園”究竟在什么地方呢?有人說唐代長安有兩個“梨園”。陳寅恪在《元白詩箋證稿》中說一個在光華門北面,一個在蓬萊宮的旁邊。《辭海》中也有關于“梨園”的記載,指出唐代長安“梨園”有“禁苑梨園”,在長安城北芳林門外東北的禁園中,“乃唐代真正梨園所在”。“宮內梨園”分男女二部,皆稱“皇帝梨園弟子”。

                  2020121307482871

                  清人汪汲《事物原會》卷三十七“教坊梨園”條說:“今西安府臨潼縣驪山繡嶺下,即梨園地也。”這里記載的梨園的出處,原是唐代長安的一個地名,然而到了如今,人們對具體地點的認定卻產生了分歧。有些人說是在長安縣西南香積寺附近(今黃良鄉立園村),這個村早年叫梨園村或栗園村。

                  還有人認為是在今西安城東南隅曲江池附近,漢武帝所造宜苑舊址旁的春臨村一帶。第三種說法指出它在今西安臨潼縣驪山繡嶺下。第四種說法,認為梨園在今西安城東北唐大明宮東側附近三華里的午門村。

                  在《辭海》中,有明確關于梨園的性質的記載,曰:“唐玄宗時教練宮廷歌舞藝人的地方。”《中國大百科全書?戲曲曲藝》中稱:“唐玄宗時,宮廷內專門訓練樂工的機構”“主要職責是訓練器樂演奏人員”。

                  至于唐玄宗為什么成了梨園的領袖,這一點梨園學的創始者李尤白給出了答案,他說:“梨園是既訓練演員,又肩負演出任務的皇家音樂、舞蹈、戲劇學院,為我國第一所綜合性藝術學院,李隆基則是其院長(崔公),在他之下有編輯和樂營將兩套人馬。前者的職責類似現在的創作人員,后者相當于現在的導演和教師。”

                   

                  (0)
                  上一篇 2020年12月13日 15:43
                  下一篇 2020年12月13日 15:49

                  相關推薦

                  • 唐代書法家張旭

                    唐代書法大家張旭 張旭(公元675年一公元750年),字伯高,一字季明,漢族,唐朝吳縣(今江蘇蘇州)人。他曾經擔任常熟縣...

                    2020年12月13日
                  • 月餅

                    哥吃的不是月餅是文化! 月餅自古就象征著團圓和美好,是中秋佳節必食之品。關于月餅由來的傳說很多,但是在所有的傳說中,月餅...

                    2020年12月28日
                  • 中華文明的曙光

                    華夏文明的曙光 “良渚文化”于1936年在浙江杭縣(現屬余杭縣)被發現,是余杭縣的良渚、瓶窯、安溪三鎮之間許多遺址的總稱...

                    2020年12月25日
                  • 清朝實行八旗制度八旗是

                    清朝的八旗制度 1601年,努爾哈赤在女真“牛錄制”的基礎上創立了一種兵民合一的制度,這便是八旗制度。 初建時設四旗:黃...

                    2020年12月21日
                  • 長恨歌馬嵬坡

                    馬嵬坡兵變與《長恨歌》。 潼關是京城長安的門戶,那里地勢險要,是一個易守難攻的好地方。安祿山叛亂之時,唐玄宗曾經派大將哥...

                    2020年12月13日
                  • 杯酒釋兵權的故事

                    杯酒釋兵權 宋太祖即位后不到半年,一心想要收回各地節度使的軍權,便找來趙普與其商量對策。趙普深知宋太祖的疑慮,便順水推舟...

                    2020年12月14日
                  返回頂部

                  1. <div id="ekwzd"></div>
                    <div id="ekwzd"><ol id="ekwzd"></ol></div><div id="ekwzd"><ol id="ekwzd"></ol></div>
                    <div id="ekwzd"><label id="ekwzd"></label></div>
                      <em id="ekwzd"><ol id="ekwzd"></ol></em>

                            1. <div id="ekwzd"><label id="ekwzd"></label></div>
                              <div id="ekwzd"></div>
                              1. <em id="ekwzd"></em>
                              2. <em id="ekwzd"><label id="ekwzd"><form id="ekwzd"></form></label></em>
                              3. 欧美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