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篇議論文800字作文高中
自從1988年上海證交所成立以來,全國已有注冊股民4000萬。其中究竟有多少是賺錢的呢?我不得而知。但根據流行的說法“十人炒股,七虧二和一人賺”,真正賺錢的恐怕是少數。
為什么股市中只有極少數人能賺到錢?在我看來原因很簡單,一切只在“境界”二字。境界高的,自然財源滾滾,利國利民,境界低的,就只有虧錢的份。而這境界之分,也很簡單,不過“賭徒”、“投機者”和“投資家”這三種。
股市中的絕大多數虧錢的股民都是賭徒。他們往往抱著希望一夜致富的心理。他們往往有一份固定的職業,所以不將炒股認真對待;他們有著靠股市獲利的希望,卻不肯花上些心血去學習股票交易的原理;他們寧可在證券所里花上大量時間去交流小道消息,并聽取一些所謂“專家”的建議去進行買賣,而不愿花上些時間去分析股票的財務報表和走勢圖,正因為他們不愿多付岀,所以也不可能有所收獲。賭徒在股市中扮演的角色是可悲的,更多的時候是成為投機者獲利的來源。
比較起賭徒來,有一群人則是成功的,至少他們賺到了錢。他們就是投機者群靠抓住時機,重分“蛋糕”的獲利者。他們炒股的方法和手段不盡相同,但有一點卻是相同的:他們都將股票視為事業,投入了巨大的精力和時間在其中,不斷地追求勝利。
并且他們都有著自己獨特的一套買賣規則,并嚴格地遵守規則,絕不盲從于所謂“專家”的見解,也決不因為暫時的成敗而動搖。正因為肯花心血,有原則,能在正確的時機買進,又在合適的時機賣岀,所以投機者往往能夠在短期內獲得巨大的利潤,將許多股市賭徒口袋里的金錢變成自己的財富。
但不可否認的是,因為投機者的獲利是建立在他人的損失之上的,是建立在重新分割股市資本這個“大蛋糕”的基礎上的,所以他們的獲利甚至會阻礙經濟的發展。
比較起賭徒和投機者,投資家可謂真正的智者和仁者,在獲利的同時造福了社會。我們只要深入投機者和投資家的投資哲學便會發現:對投機者來說,股票僅僅是股票種獲利的手段,他們不斷借助股票重分“市場蛋糕”,不斷地憑此獲利。
而投資者完全不同了,對他來說,股票僅僅是一種表象,一種手段,通過股票擁有(盡管并不完全)企業,進而通過企業經營造福社會才是他們真正的目的。因為這樣的投資哲學,投資家從不將注意力放在市場行情上,而是更注重企業獨立于市場價格的“內在價值”。投資家的獲利是基于企業本身的成長,是基于市場這個“蛋糕”的擴大。
股市中賭徒、投機者和投資家這三種境界根據人數的多少呈一個倒三角形。其實,我們的現實生活中又何嘗不是這樣。生活中,絕大多數平凡無奇的人就處在賭徒的境界,不愿意花精力去奮斗,收獲也很少;一些人找機會去奮斗、去拼搏,獲得了成功,但對社會的發展未必有多大建樹,他們不過處在投機者的境界;只有極少數人,在成功的同時推動了社會的前進和發展,只有他們才達到了人生的最高境界——投資家。
所以,我想達到投資家這個最高境界,無論股市中或是人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