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篇高中優秀600字議論文
近日讀報,偶見一篇題為《博士端盤為哪般》的文章,細細讀來,頗有感觸。盡管作者想反映的只是國內外價值觀的差異,而我卻另有看法,忍不住提筆探討一番。
該文主要講述的是:董媽媽的三子一女都是博士,女婿也是響當當的悉尼大學的博士生。這些人因在國內從事所學專業收入不多,便放棄所學知識去外國飯館端盤刷鍋。問及原因時,他們答得很干脆:賺錢多!
雖然國內外的人們的價值觀有諸多差異,但我認為,人的自身價值并不單單在于收入的多少上,更重要的是在于他為國家作的貢獻多大。
我國目前正處于發展階段,要想在21世紀躋身于世界強國的行列,人才需求是迫在眉睫的問題。黨和政府看到了這一點,在目前教育經費相對短缺的情況下,依然把教育作為一項基礎工程來抓。這一高瞻遠矚的決策,目的是顯而易見的。祖國現在需要人才,祖國的未來更需要人才!
然而,令人遺憾的是,在國家每年送出的留學生中,就有一些像董家子女那樣的人,他們利用讀書的機會,去謀取一個移民的名額。如今董家通過這種方式,一家老小基本都已圓了“岀國夢”。據悉,小媳婦正在上海讀博士,今年畢業后也將移民澳大利亞,加入龐大的“碗碟大軍”。
祖國為培養一些高學位的專業技術人才,不惜投入大量經費,讓其在國外深造,而其中有些人卻棄國而去!我仿佛看到了這個傲然屹立的民族的內傷,那傷口雖然并不大,但久而久之,每個傷口都是致命的!
或許博士生刷鍋端盤在人才濟濟的發達國家并不算什么人才浪費。但對我國來說,這是嚴重的人才外流,巨大的經濟損失。21世紀是人才競爭的世紀,如果這種現象持續到那時,面對強手如林的世界各國,我們國家談何發展,談何振興!
我們不否認有些博士畢業生在國內專業應用面窄以及收入不高,但希望他們能以國家利益為岀發點,從長遠考慮,堅持實現自身價值與服務祖國人民相統一。如果能這樣做,個人利益又顯得何其渺小,何其微不足道!再者,這些寒窗苦讀數十年的學子,最后竟端起了盤,刷起了鍋,難道這樣就實現自身的人生價值了嗎?
所以,我由衷地希望這些博士能及早“浪子回頭”,回到祖國,投入到國家建設中來,以自己的才學,為國家的發展與經濟騰飛作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