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篇關于旅游的作文
早就聽說黃山有“四絕”:奇松、怪石、云海和溫泉,使我向往已久。暑假中我有機會去黃山觀賞,身臨其境地作了一次“趣游”。
黃山的山峰上、懸崖旁、深淵中和石縫里,到處都有蒼老遒勁的古松。它們有的像龍爪,有的像蓮花,有的則像矯健的黑虎。真是千姿百態,形象逼真。
奇妙的連理松至今已有500多年了,它的主干離地面不高的地方便分成了兩枝,這兩大枝樹干緊密地相并相依,使游人至此不禁想起唐代大詩人白居易《長恨歌》中的名句:“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龍爪古松距今也已有400多年的悠久歷史,它的樹根像一條巨龍的十個青筋暴突的爪子,向四周猛力伸展,它的根尖部分深深地扎進泥層,使樹身巍然屹立。
黃山的另一絕是奇峰怪石隨處可見,人們依據其天然形態而取名,如“豬八戒吃西瓜”、“喜鵲登梅”、“仙女打琴”、“武松打虎”、“介子推背母”、“猴子觀海”、“蘇武牧羊”等,真是生動有致趣味盎然。
從清涼臺登上獅子峰,俯看山巒起伏處的“猴子觀海”,只見一只石猴孤零零地蹲在陡悄的峰上,眼睛一眨也不眨地盯著云海,一臉的愁眉不展狀,它那黑黑的皮毛,兩條粗粗的手臂,在陽光的照射下更加活靈活現地引人注目。突然飄來一片白云,遮住了石猴和奇峰,使游人油然展開想象:石猴乘飄來的白云回到它日夜思念的花果山去。
遠看“飛來石”似一塊奇石懸掛在山崖邊,游人們登上飛來石仔細觀察,會發現飛來石是一塊擎天大石,它與懸崖的聯接部分僅靠著一個支撐點,像是從山巒里長出來的,更像是從天上掉下來的,搖搖欲墜令人生畏。一陣呼嘯的山風吹過,不少游人害怕得躲進了山崖的夾縫。陣風吹散了云層,朵朵浮云向飛來石飄來,身臨此境一定會使你發岀由衷的贊嘆。
黃山的云海更是一絕。云霧層層涌來,像大海中洶涌的波濤不斷翻滾,又像團團錦棉簇擁而過。只見群山萬壑被濃郁的煙霧籠罩著,成為漫無邊際的云的海洋。剎那間天地昏濁,山天相連,游人在山上行走,真有騰云駕霧如在瑤池仙境之感。
我們乘纜車下山,再沿盤山水泥公路緩緩步行而下,大約走了三個小時來到著名的“黃山第四絕"溫泉景點游覽觀賞。遺憾的是當時黃山地區已有一
個多月未下雨,在整個溫泉景點看不到一條泉水,上觀瀑樓自然更不見瀑布。只有流沙和細石靜靜地躺在淺淺的河床上,好像是在向游人泣訴,更像是在向蒼天祈禱。
這次出游雖然還留下一個遺憾,留待以后彌補,但黃山的奇松、怪石和云海所構成的絢麗多彩的畫卷,卻時時在眼前蕩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