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篇旅游心得作文800字
落日的余輝把一切都抹上了一層金黃色,小街,漫漫蜿蜒,延伸向很遠,很遠。小街其實很短,幾百米的路,稍縱即逝,可是,這里有我的童年,留下的是我的歡笑和淚水,有我兒時的夢想,刻下了我曾經奮斗過的足跡……小街,對我來說,真的,很長,很長...…?
左邊就是翔坤的外婆家,一排排歪歪斜斜的老式“公房”,幾十年了,像傷兵似的一幢緊挨著一幢,幾家人共用一個水龍頭,一個廚房間,一個廁所,破舊的屋檐下總是不例外地圍著一大群人,麻將?牌局?誰知道呢;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這是他們獨特而又幾乎惟一的消遣方式,從小玩到大,就好像是天生的搭檔一樣。
翔坤是我初中最要好的同學,兩人一起玩耍,一起回家,一起學過外語,也一起為成績不好而努力過……我們是最好的“四國”組合,傲視群雄,打遍“天下”無敵手。
每天放學回家,我、翔坤、他表哥、樓下的小劉子、隔壁的王妹妹,有時還有別人,總會支起桌子,擺開軍棋大戰一場。翔坤心眼小,輸了還不服氣,有一次他連輸四盤,我要回家,他拉住我書包不放,我只好順水推舟輸給他,才得逃脫。這樣一直玩到初三。
有一天他跑來,把軍棋塞在我手中:“楊毅,我不玩了“為什么?”“天天玩,數學考了個56分,爸爸把我打了一頓,爸爸說,外婆這兒風氣不好。我們馬上要回長寧了,以后我不和你順路了。棋給你,等考完高中再跟你下。”翔坤就這樣搬走了,我們也漸漸疏遠了。他現在在延安中學,也是個市重點。可是那副棋卻一直在我這兒,再也沒有動過。唉,人是不是總要這樣,分分合合,合合分分呢?
思緒又回到了初中。初中,那是與足球、電視、“四國”聯系在一起的一段日子,還有,對了,模型!我用眼快速掃過身邊賣小玩藝的托
攤子,可惜,已經找不到watchbox的坦克模型了°我曾經也是個模型迷,“斯圖亞特”式、“潘澤爾皿型”、“北非坦克”、“自動火炮”……一個個如數家珍。初中時為了買到一個市面上少見的“謝爾曼”型坦克,在雨里面走了一個小時,可心里卻別提有多高興了。那時家里有一個玻璃櫥,其中一層專門陳列我的寶貝,一有人到家,總會被它所吸引。
可惜考高中時,家里要裝修,爸爸把我那些“小孩子玩的東西”全扔了。現在雖然我零用錢多了,也不是沒有時間,可是卻總是沒有勇氣再去買一個,做一個,因為我明白,即使我再用心,它們也不會像過去的那么完美,那么令人玩味,因為我只是在試圖尋找過去,卻已失去了往日的激情。也許正像爸爸所說的那樣,我已經長大了。
前面就是裁縫鋪和剃頭鋪了。它們太老了,可能比我的歲數還要大上許多許多,從我懂事的日子起,那高速旋轉的飛輪和嚓嚓作響的剪刀就未曾停過,也許20年來這里沒有什么變化,也許20年來這里的人根本就不曾想變。
雖然20年來,縫紉機旁的裁縫換了一個又一個,一批又一批,可用的仍是同樣的剪刀,同樣的尺子,同一個牌子式樣的機器,做著同樣的衣服,用同樣的方式打量每一個人,甚至連談論價錢的聲調也是那么一成不變。坐在中間的那個老剃頭匠(爸爸說,他20歲時就由這個剃頭匠來剃頭了)蜷在那把太師椅上,欣賞著自己幾十年來的家當。
上個月爸爸領我上他那剃頭,老剃頭匠一邊剃,一邊憤恨地說:“現在的小青年啊!手藝不怎么樣,開的價卻嚇死人。我不是吹,以前要是剃頭剃得不好,我一分錢也不要!”爸爸隨聲附和道:“是啊,是啊,還是您老手藝高啊!”環顧四周,五平方米不到的小間,塞滿了各式各樣的破爛,偶爾夾雜著幾只生銹的鐵殼熱水瓶,當我的目光落在了幾張已經發黃發皺的獎狀上時,心里不知是酸楚還是同情。也許不久,老剃頭匠們也會像它們一樣,被人漸漸地淡忘,淡忘……
令人感到吃驚甚至不安的是,那些坐在屋檐下打著麻將,躺在太師椅上曬著太陽,坐在鋪子上呆呆地看著過往行人的,在大街小巷說三道四的,在馬路上無所事事閑蕩的……許多是三四十歲的中年人,還有叼著香煙、染著黃發、披著睡衣,與我年齡不相上下的年輕人。
對他們來說,知識經濟,全球競爭,網絡時代,生化工程……也許只是遙遠天際傳來的若有若無的微聲;也許他們不愿看到,不愿想象,甚至痛恨這些,因為這意味著競爭、流汗、失敗和痛苦,意味著他們再也不能舒舒服服地坐在破屋檐下悠閑地玩麻將,扯山海經……1999年對他們而言,與1989年、1979年,甚至是1899年,又有什么區別呢?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小街是他們的避風港,是他們聊以自慰的家
我突然之間有了一種莫名的恐慌,我害怕,我怕自己也有一天會成為他們之中的一員,與世無爭、渾渾噩噩,被永遠地打上小街的烙印。是的,我漸漸有些懂了,為什么翔坤的爸爸寧愿讓他多坐幾小時的車而執意要搬走,為什么爸爸從不談起小街的童年。
也許他們懂得,小街雖有歡樂,朋友,但它也是一條無形的繩羈絆住人的雙腿,雖然我生長在這兒,但我不能永遠在這兒,男兒志向在四方,我必須走出去,到廣闊的天地里去鍛煉,去施展我的才華,我必須……
人,也許就該這樣,不斷告別過去,告別舒適與安逸,去闖,去搏,去創造未來。
小街,我愛你;小街,我要改變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