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位家長朋友都知道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會經歷叛逆期,而往往最令家長最頭疼的也正是叛逆期的孩子。但許多家長并不知道在孩子的一生中會出現三個不同時期的“叛逆期”。其實所謂的“叛逆”也只不過是孩子在不同階段生長過程中的一種突出的表現標志,在這些成長的表現標志后面是渴望得到家長的尊重和關注。
第一個“叛逆期”—— 2-3歲
這個時期的孩子剛剛對這個世界產生一些認識,他們慢慢開始有了自我意識,對一些事物有了自己的認識和想法。他們的叛逆往往表現在你給他喂吃的,他總是推開你說“不要”,你征求他的想法叫他干什么事情,他總是拒絕的說“不要”“不好”,總是拿拒絕當口頭禪。
第二個“叛逆期”——7-9歲
孩子剛剛步入小學,學習了更多新知識,對世界有了更多的認識和想法。他們這個時期往往覺得自己比家長更懂,特別是當涉及到他學校的有關事情,這個時期的孩子往往更傾向于聽老師的話,老師的威信大過于家長。他們會想任何事都按照自己的想法來做,經常和父母“唱反調”。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小大人”。但其實這個時期的孩子還是處于習慣養成的階段,面對孩子的第二個叛逆期,家長更應該針對自己孩子的問題做出相應的解決措施,來幫助孩子更加平穩的度過這個時期。
第三個“叛逆期”——14歲左右
這時候的叛逆期就是我們常說的“青春叛逆期”,孩子成長到這個階段處于什么都“煩著”的狀態,他們的世界觀慢慢開始形成,但心理發育又還沒成熟,他們往往好面子,自尊心強,易沖動,想脫離父母的束縛,喜歡自由,很容易受到同伴影響,所以這時期他們的同伴的品格顯得格外的重要。家長不應干涉太多,否則容易引起他們的逆反心理,使他們與父母對著干。應做到適時引導,合理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