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篇高中敘事的記敘文范文
我住的小區大門兩邊,每天門神似的坐著兩對夫妻,同是四十開外的樣子,也一樣靠賣香煙過活;中午倆夫妻都會換班,而且總是女的和女的在一起,男的與男的相對視。
兩家人從來各自為營,沒見對過話;然而對顧客都是恭恭敬敬,熱情有加,和小區的每個人幾乎都是有說有笑的。我猜想他們是下崗后再覓得這么份小本經營的工作,整天早出晚歸、風雨無阻地干著。而且,竟如此巧合地在同一地點擺著兩家的攤,分享盈利的一半。
每每想到這兒,心底總會生出一絲同情,只是我不能到兩個攤前各買一包煙。
在離煙攤不遠處,每日都有一位修車的老伯和一位補鞋的老太。他倆的攤位離得很近,我不知他們是否是夫妻,但總見兩人談話很投機。老伯的眼睛可能畏光,所以終日戴一副寬邊深色墨鏡;而老太則戴著一副老花眼鏡,樣子很像我舅婆,所以總有一種親切感。
兩人都很隨和且樂于助人。自行車打氣不用錢;買氣針老伯會詳細介紹“使用常識”;補胎后他會拍著胸脯保證:只要不碰釘子,保證不會漏氣!而那老婆婆總是低頭干活,佝著背一刻不停。有幾次老伯不在,問她借鑿子修車,她叫我自己拿;我謝她,她會說:“一點小事,謝什么!”每當此時,我便有股親切、感激之情。
在我的眼里,這兩位老人雖然從事著低等的職業,但他們的品質卻毫不低下,至少,不會惟利是圖。
街的那一頭,有家超市,門口坐著位精神矍銖的老爺爺。每天他都邊聽著那只據說只能收兩個臺的收音機,邊守著那個賣玩具、文具的小攤子。一次,我在那兒“淘”了一支筆,在“便宜沒好貨”的心理下翻來覆去看了幾遍;不想這老爺子生氣了「我這兒的東西都是好的,你不信就別買!”我忙解釋不迭地付了錢,心想這老頭脾氣可真不小。
爾后,我發現他是獨身一人,無論天氣好壞、冷熱都是自帶飯盒吃冷菜冷飯。我一直很想了解他的生活,但始終沒有問出口,因為怕勾起他可能有的傷心事。
再后來,小攤不見了,那壞脾氣的老爺子再沒來,不知怎的,心里卻有一種空落。
又是一個好天氣。朝陽把光輝灑滿了這條小街,街上的小販們又重復起他們新一天的生活。騎車岀門,與每位攤主打個熱情的招呼,心底里衷心祝福這些微不足道但不停涌動著的生命——今天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