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篇以家為話題的滿分作文
黃昏,火車慢慢地靠近杭州站。我鄰座的一位年輕人突然坐不住了,先前他一直安靜地看一本書。
此刻,他像一個小孩子一樣興奮起來,不管我愛不愛聽,一個勁地告訴我路邊建筑的名字,還笨拙地給我描繪了一下燈海。
我盡可能地傾聽,我尊重這個嘮嘮叨叨的小伙子,因為他說,杭州是他家,他出差一個月了,總想家。
人群中,我是屬于比較愛想家的一族。自從我記事起就想家。幼年我是在一所全托制幼兒園度過的。每周六被接回家,快快樂樂地住上兩天。星期一早晨,再被送回那個催人淚下的場所。
我多么不愿意回去啊,但是我說了算嗎?坐在幼兒園里,望著窗外沉沉的暮色,我鼻子一酸,竟哇地哭起來。我一哭,便像引爆了炸彈,全體孩子都哭起來,滿屋子大放悲聲。其實我那時想的家離幼兒園不過幾站路,如果人小鬼大,有“越獄”的本領,不岀一小時,便能回家。
去了外地,離家遠了,但家的范圍卻變大了,不再是幾間屋幾條街,而是整個上海城。窮鄉僻壤所不具備的工業情懷,及深藏其中的那家,不時地在腦海中縈繞。
四年級暑假,去過一次大慶,在這個北方城市里,上海這個家也嫌小,走在路上,總有聽覺好的北方人毋庸置疑地說:“你是南方人吧?”卻從沒有人問:“你是上海盧灣區人氏吧?”
如果出了國,留了洋,那連南方都嫌小,不報號則已,一報號,就是堂堂中國人。
在人的視野里,物體都是近大遠小,可是家的概念,卻是近小遠大。宇航員在外星間,失重時在飛船里懸著;缺氧時在頭盔里憋著,某某設備出了故障,小紅燈一閃一閃讓人心煩,這時便特別想念地球,在地球上蘋果能落地,鮮花能盛開,那是我們人類的家。又是黃昏,車在軌道上疾馳,而上海已越來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