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div id="ekwzd"></div>
      <div id="ekwzd"><ol id="ekwzd"></ol></div><div id="ekwzd"><ol id="ekwzd"></ol></div>
      <div id="ekwzd"><label id="ekwzd"></label></div>
        <em id="ekwzd"><ol id="ekwzd"></ol></em>

              1. <div id="ekwzd"><label id="ekwzd"></label></div>
                <div id="ekwzd"></div>
                1. <em id="ekwzd"></em>
                2. <em id="ekwzd"><label id="ekwzd"><form id="ekwzd"></form></label></em>
                3. 中國的歷史

                  在我國古代文獻中,“中國”這個詞所指的對象和時間不同,其含義也就有所不同。

                  誤讀:

                  “中國”一詞,現在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簡稱。在面對外國人的時候,我們也自豪地說:“我是中國人!”

                  很多人都認為,我們的國家自古以來就被稱為中國。其實,這是一種誤讀。在我國古代文獻中,“中國”這個詞所指的對象和時間不同,其含義也就有所不同。

                  2020120714574193

                  正解:

                  “國”字在我國古代當作“城”或“邦”解釋,因此,“中國”一詞也就成了“中央之城”或“中央之國”的代名詞。“中國”一詞最早見于周代文獻,當時就隨所指的對象不同而有不同的含義。

                  一是指京師(首都)而言。如《詩經?大雅?民勞》記載:“惠此中國,以綏四方。”注釋說:“中國,京師也。”又據《孟子?萬章》記載:“堯崩,三年之喪畢,舜避堯之子于南河之南,天下諸侯朝覲者不之堯之子而之舜,訟獄者不之堯之子而之舜,謳歌者不謳歌堯之子而謳歌舜,故曰天也。夫然后之中國,踐天子位焉。”

                  這段話的意思是說:帝堯逝世后,三年的喪禮完畢,堯的助手和指定的繼承人舜為了把王位讓給堯的兒子丹朱,跑到黃河南面去躲避,可是來朝覲的天下諸侯都不去朝見丹朱而來朝見舜,所有打官司的人都不去丹朱那里而來請舜裁判解決,所有謳歌者都不去歌頌丹朱而來歌頌舜。所以說是天意。舜這才到中國即王位。

                  劉熙在注釋的時候指出:“帝王所都為中,故曰中國。”

                  二是指天子直接統治的王國,因其地處諸侯萬國之中。如《詩經?蕩》諷刺周厲王暴虐說:“內奨手中國,覃及鬼方。”(對內激怒于中國人民,一直擴展到邊遠的鬼方部落)后來由此引申,凡是天子(皇帝)直接統治的地區都稱之為“中國”。

                  又如三國時諸葛亮對孫權說:“若能以吳越之眾與中國抗衡,不如早與之絕。”唐朝韓愈《上佛骨表》中有:“夫佛者,夷狄之一法耳,自后漢時傳入中國,上古未嘗有也。”總之,隨著皇帝統治的疆土增長,“中國”一詞所包含的范圍也就不斷地擴大。到了清代,處于清政府管轄下的全部領土,便都以“中國”作為它的代名稱了。

                  三指中原地區。《孟子?滕文公》記載:“陳良,楚產也,悅周公、仲尼之道,北學于中國,北方之學者未聞或之先也。”(陳良,生于楚國,喜歡周公、孔子講述的道理,北到中國來求學,沒有聽說北方的學生比他學習的成績好)《史記?南越尉佗列傳》有“聞陳勝等作亂,……中國擾亂,未知所安”的記載。又《東越列傳》:“東甌(在今浙江省南部)請舉國徙中國,乃悉眾來處江、淮之間。”這些記載里的中國都是指中原地區。

                  四是指國內、內地。女口《谷粱?昭公三十傳》記載:“中國不存公。”即季孫不讓魯昭公在國內存身。注釋說:“’中國',猶國中也。”《史記?武帝紀》中有:“天下名山八,商三在蠻夷,五在中國。”(天下的名山共有八座,其中三座在少數民族地區,五座在內地)直到清代,仍有以內地作“中國”的。

                  如陳鼎在《滇游記》中說:云南省“楚雄、姚安、開化三鄱,……諸生皆恂恂儒雅,敬慕中國。”又如吳振臣《寧古塔紀略》云:“其紳士在彼者,俱照中國,一例優免。”清末,人們還常把內地十八省(或加上東三省)叫作“中國”,而與邊區相對稱。

                  五是指諸夏族居住的地區。我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在我們的祖先諸夏族的周圍,居住著許多兄弟民族,于是人們便把諸夏地區稱之為“中國”。如《論語?八俏》中有:“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亡',即無)也。”《集解》諸夏,中國也。”

                  六是指諸夏或漢族建立的國家。人們又把諸夏族及漢族建立的國家稱為“中國”。如《谷梁?僖公二年傳》:“中國稱齊、宋,遠國稱江、黃。”

                  又如《史記》中的《齊太公世家》《天官書》《匈奴列傳》等篇也都是把諸夏或漢族建立的國家稱為中國。所以自漢代開始,人們常常把漢族建立的中原王朝稱為“中國”。這不僅僅是漢族自己,而且兄弟民族政權也是如此稱呼。

                  正因為古代“中國”一詞指中原地區或漢族建立的王朝,所以,當少數民族入主中原之后,便以“中國”自居;而漢族建立的王朝雖然遷離了中原地區,但是仍自稱為“中國”。例如在南北朝時期,南朝自稱為“中國”,而把北朝叫作“索虜”、“魏虜”;北朝也自稱為“中國”,而把南朝叫作“島夷”。又如在宋代,遼與北宋,金與南宋,彼此都自稱“中國”,而互不承認對方為中國。

                  總之,我國古文獻上的“中國”一詞,或指京師(首都),或指中原地區,或指內地,或指諸夏族和漢族居住的地區,或指中原王朝,所以,歷史上的“中國”不等于今天中國的范圍。

                  嚴格地講,我國古文獻上的“中國”是一個形容詞而不是專有名詞,就像古代印度人把中印度稱為“中國”一樣,因為在我國古代,從來沒有任何一個王朝或政權曾以“中國”作為它的正式國名。例如在漢朝,它的正式國號是“漢”而不是“中國”。不僅如此,匈奴人在與漢朝交往的官方文書里,也是稱“漢”或“大漢”,而不稱“中國”。

                  2020120714580225

                  又如在唐朝,它的正式國號是“唐”而不是“中國”。吐蕃、回紇等國的官方文書及與唐會盟的盟文中,也是稱唐朝為“唐國”或“大唐國”。其后如宋、遼、金、元、明、清朝,它們的國號也分別為“宋”、“遼”、“金”、“元”、“明”、“清”而不叫“中國”。清政府在與外國簽訂的許多條約上,都是署國名為“大清”。

                  真正以“中國”作為正式國名的簡稱,那是從辛亥革命以后建立了“中華民國”開始的。因此,我國古文獻上的“中國”只是歷史上中國的一部分,而我們偉大的祖國歷史是國內各民族共同締造的,因而歷史上的中國范圍,除了中原王朝之外,還包括各民族建立的政權和部落。

                  (0)
                  上一篇 2020年12月7日 22:53
                  下一篇 2020年12月7日 23:01

                  相關推薦

                  • 歷史水滸傳是真的嗎

                    《水滸傳》不能當成歷史。 誤讀: 《水滸傳》又名《忠義水滸傳》,一般簡稱《水滸》,是中國文學史上最早用白話文寫成的章回小...

                    2020年12月6日
                  • 明朝都城遷都的原因

                    明成祖遷都的原因是十分復雜,并不能簡單地以“龍脈”加以解釋。 誤讀: 關于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的原因,歷來都認為是朱棣擔心...

                    2020年12月6日
                  • 中國古代歷史上的選官制度有

                    科舉制度不是古代中國的唯一選官制度。 誤解: 古代中國的選官制度是人們最容易誤讀的歷史常識之一。提起古代中國的選官制度,...

                    2020年12月7日
                  • 西班牙無敵艦隊覆滅

                    西班牙無敵艦隊覆滅原因是多重因素結合導致。 誤讀: 西班牙和英國于公元1588年8月在英吉利海峽進行了一場舉世矚目、激烈...

                    2020年12月4日
                  • 商紂王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商紂王并非十惡不赦。 誤讀: 紂王是商朝的亡國之君,他的名字并不叫紂,他的正式名字叫子辛,也叫帝辛。“紂”是后人硬加在他...

                    2020年12月6日
                  • 太平天國失敗的重要原因

                    太平天國的滅亡乃是因為腐敗。 誤讀: 太平天國運動是中國歷史上最后也是最大的一場農民革命運動,這場運動建立了能與清政府分...

                    2020年12月8日
                  返回頂部

                  1. <div id="ekwzd"></div>
                    <div id="ekwzd"><ol id="ekwzd"></ol></div><div id="ekwzd"><ol id="ekwzd"></ol></div>
                    <div id="ekwzd"><label id="ekwzd"></label></div>
                      <em id="ekwzd"><ol id="ekwzd"></ol></em>

                            1. <div id="ekwzd"><label id="ekwzd"></label></div>
                              <div id="ekwzd"></div>
                              1. <em id="ekwzd"></em>
                              2. <em id="ekwzd"><label id="ekwzd"><form id="ekwzd"></form></label></em>
                              3. 欧美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