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div id="ekwzd"></div>
      <div id="ekwzd"><ol id="ekwzd"></ol></div><div id="ekwzd"><ol id="ekwzd"></ol></div>
      <div id="ekwzd"><label id="ekwzd"></label></div>
        <em id="ekwzd"><ol id="ekwzd"></ol></em>

              1. <div id="ekwzd"><label id="ekwzd"></label></div>
                <div id="ekwzd"></div>
                1. <em id="ekwzd"></em>
                2. <em id="ekwzd"><label id="ekwzd"><form id="ekwzd"></form></label></em>
                3. 魏武帝算皇帝嗎-曹操并未做過皇帝

                  魏武帝曹操并未做過皇帝,是其子曹丕代漢自立后追封的。

                  誤讀:

                  三國時期的名人曹操因為有一個魏武帝的名號,很多人都認為他是皇帝。實際上,這是對歷史的誤讀。曹操雖然功勛卓著,手握朝政大權,似乎也有稱帝之心,但終其一生都未真正稱帝。魏武帝的名號還是其子曹丕代漢自立后追封的。

                  正解:

                  曹操(公元155—公元220年),字孟德,又名吉利,小字阿瞞,三國時魏國的真正創業者,一代英雄。然而,歷史小說《三國演義》卻出于擁劉貶曹的目的,把曹操描寫成了一個陰險、狡詐的人。中國傳統戲劇更是沿承這種做法,將這位偉大的歷史人物畫成了“白臉”。

                  2020120314012996

                  無論對曹操還是對歷史本身而言,這都是不公正的。歷史上真實的曹操是什么樣子的呢?據歷史記載,曹操最大的功勞就是在東漢末年天下大亂的背景下統一了黃河流域,進而統一了北方。

                  曹操很善于用人,很有才能。他采取“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戰略,把漢獻帝劫持到許昌,然后以皇帝的名義號令天下,同時收羅那些有才能卻長期得不到重用的人才。充分發揮他們的優點,讓他們為自己出謀劃策,終于消滅了北方最大的軍閥袁紹和一些割據一方的小軍閥。

                  曹操在北方重視發展生產,鼓勵人民勞動,北方的經濟本來破壞嚴重,但在他的治理下又恢復了生機。他改善與少數民族的關系,得到北方民族的支持和幫助。因此,在三國鼎立的條件下,北方的勢力強大起來。據此可以斷言,曹操是一個成功的軍事家,一個曠世雄才。

                  曹操不僅是一個有雄才大略、功業輝煌的戰略家和軍事家,還是一位吟風頌月、對生活對人類充滿大愛的思想家、文學家和詩人,他善于詩文,文辭真摯生動。

                  東漢末年,群雄逐鹿,紛爭不斷,滿腹詩詞歌賦的曹操,其精神境界是相當廣闊的。他在《蒿里行》一詩中寫道:“勢利使人爭,嗣還自相戕。淮南弟稱號,刻璽于北方。鎧甲生飢虱,萬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無雞鳴。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

                  全詩氣度雄闊,筆力雄健。對生靈涂炭,百姓煎熬于水火,曹操充滿了同情,憐世憫人熱腸自見。

                  雖然身處戰亂之中,曹操對于未來的社會仍然抱有極大的熱情。他一邊飲酒一邊馳騁想象,寫出一首很有氣概、很有聲勢的《對酒》詩,詩里描繪了一幅讓我們今天讀來仍會向往不已的“太平盛世”和諧美好的景象。

                  詩云:“對酒歌,太平時。吏不呼門。王者賢且明,宰相股肱皆忠良。咸禮讓,民無所爭訟。三年耕有九年儲,倉谷滿盈。斑白不負載。雨澤如此,百谷用成。卻走馬,以糞其土田。爵公侯伯子男,咸愛其民,以黜陟幽明。子養有若父與兄。犯禮法,輕重隨其刑。路無拾遺之私。囹圄空虛,冬節不斷。人耄耋,皆得以壽終。恩德廣及草木昆蟲。”

                  這是一幅何等美妙的理想社會畫圖呀:官愛民,民禮讓。少有所親,老有所養。頭發白了就不應再干重活,到了高齡,會壽終正寢。風調雨順,種一年吃三年。官吏清明,不貪贓枉法。民不違法,牢獄都空閑下來。尤其了不起的是最后一句:“恩德廣及草木昆蟲。”用今天的話說就是愛護自然,保護野生動物。視自然萬物之生命平等,皆施之一恩德。

                  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九月,曹操北征烏桓,消滅了袁紹殘留部隊勝利班師途中,登臨碣石山,瞭望滄海時作了一首《觀滄海》,全詩大氣磅礴,一氣呵成:“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岀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因為經歷了復雜的歷史動蕩,在詩人曹操的筆下,不僅描繪了河山的雄偉壯麗,刻畫了高山大海的動人形象,更表達了詩人豪邁樂觀的進取精神。

                  曹操有一句流傳極廣的名詩“老驥伏栃,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很積極、很勵志。詩句抒發了曹操變革現實、統一祖國的豪情壯志。盡管人已暮年,依然熱愛自然、蔑視天命、老當益壯、志存高遠,立志不斷建功立業,以彌補人生憾事。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英雄人物”。歷史上真實的曹操不但是一位改變歷史的蓋世英雄,是一位優秀的政治家、軍事戰略家,也是開創建安文學的杰出詩人。他性格中盡管有詭詐、猜忌和殘忍的一面,但終歸瑕不掩瑜。

                  既然這位偉大的歷史人物傾其半生精力,控制了東漢王朝,為何不代漢自立呢?事實上,曹操的篡位意圖早就昭然若揭,但至死他也沒有邁出最后的一步,成為一個真正的皇帝。對此,歷史學家進行了深入而細致的研究。

                  自從曹操把漢獻帝挾持到許昌,曹操就掌控了東漢朝廷的實權。隨著實力的增強,曹操對于朝政的控制也越來越嚴密,獻帝的傀儡化程度也就越來越深。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四月,獻帝詔令曹操設置只有天子才可使用的旌旗,外出時像皇帝那樣,左右嚴密警戒,不讓行人通行。

                  timg-(12)

                  五月,曹操修建了諸侯才有權享受的學宮津宮。六月,曹操任命軍師華歆為御史大夫。十月,獻帝詔令曹操像天子那樣頭戴懸垂有十二根玉串的禮帽,乘坐專門的金銀車,套六馬。同時,封長子五官中郎將曹丕為世子。

                  就這樣,曹操完成了奪取帝位和世襲權力的所有準備,在通向帝王的道路上,幾乎已經走到了終點。然而,他終究沒有稱帝。曹操為什么自己不稱帝呢?學界認為,曹操之所以不稱帝,主要考慮到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曹操如果真的稱帝,擁漢派將會強烈反對,曹操因此陷入困境。曹操是個有雄才大略之人,非常清楚其中的利害。從當時形勢看,如果貿然稱帝,就可能會給政敵和擁漢派勢力一個輿論上的借口,使自己在政治上陷入被動。

                  綜觀曹操的一生,內部的反對和反叛大多發生在他被封為魏公、魏王之后,就是最好的證明。因此,繼續維持獻帝這塊招牌,對于安撫擁漢派、鞏固內部,仍有不可忽視的作用。

                  其二,至少從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起,曹操一再“自明本志”,說自己絕對沒有代漢自立的意圖,言辭懇切,說了差不多十年,現在如果突然改變主意,否定自己,對自己的聲譽名節必然會造成不利影響,不如堅持把戲演下去。

                  更重要的是,曹操是一個講求實際的人,只要掌握了實權,虛名并不重要,“施于有政,是亦為政”一語,是他內心想法的真實寫照。

                  此外,曹操年紀大了,估計自己將不久于人世了,這也可能是他不愿稱帝的一個原因。

                  總之,曹操不當皇帝,是從策略上全面權衡得失后所作出的決定,是一種周密而明智的謀慮。曹操自比“三分天下有其二”的周文王,是對自己較為中肯的自我評定。

                  (1)
                  上一篇 2020年12月3日 21:53
                  下一篇 2020年12月3日 22:06

                  相關推薦

                  • 項羽燒阿房宮是對是錯-錯

                    項羽沒燒阿房宮。 誤讀: 傳說,楚霸王項羽入關推翻秦朝暴政,聽說愛妾虞姬被擒,一時惱怒,竟一把火燒掉阿房宮,大火燒了整整...

                    2020年12月4日
                  • 江南四大才子周文賓-子虛烏有

                    江南四大才子周文賓是虛構的。 誤讀: 提起明代中后期的江南四大才子,絕大多數人都會認為是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和周文賓。...

                    2020年12月4日
                  • 華盛頓總統

                    華盛頓拒絕三連任。 誤讀: 喬治?華盛頓是美國獨立戰爭的領導者、美國第一位總統,被美國人民尊稱為“國父”。他在出任兩屆總...

                    2020年12月4日
                  • 三國中諸葛亮被神化了嗎-是否被神化?

                    三國中諸葛亮的確被神化了。 誤讀: 諸葛亮在許多國人的心目中簡直就是道德與智慧的完美結合體。其實,這是對歷史的誤讀。產生...

                    2020年12月3日
                  • 任人唯才是舉

                    非主流”曹操,用人“唯才是舉” 如今的社會中,一個人,要想成就一番事業,特別是大的事業,僅僅依靠自己一個人的能力是無論如...

                    2020年12月28日
                  • 比竇娥還冤的人是誰-周瑜

                    比竇娥還冤的人是周瑜。 誤讀: 提起周瑜,大家腦海中很快就會出現《三國演義》中那個風流儒雅、頗有才干,但卻心胸狹窄,總想...

                    2020年12月3日
                  返回頂部

                  1. <div id="ekwzd"></div>
                    <div id="ekwzd"><ol id="ekwzd"></ol></div><div id="ekwzd"><ol id="ekwzd"></ol></div>
                    <div id="ekwzd"><label id="ekwzd"></label></div>
                      <em id="ekwzd"><ol id="ekwzd"></ol></em>

                            1. <div id="ekwzd"><label id="ekwzd"></label></div>
                              <div id="ekwzd"></div>
                              1. <em id="ekwzd"></em>
                              2. <em id="ekwzd"><label id="ekwzd"><form id="ekwzd"></form></label></em>
                              3. 欧美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