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選學校要考慮當年的競爭形勢和參照往年態勢、個人發展意向等。
競爭形勢的話第一,看招生單位的錄取分數線,是高于還是低于全國統一最低分數線;第二,看所要報考的專業院系的錄取的平均分和最低分數;第三,看報考人數和招生人數的錄取比例,了解競爭的激烈程度。數據應該盡量往前多收集幾年,有助于看出某種趨勢。
以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金融學院的金融學專業為例,2014年經濟學門類的國家復試線總分要求為330分,而該學院屬于經濟學二級學科的金融學專業復試線總分要求是370分,高岀國家線40分。僅符合國家線的考生不能獲得該學院的復試資格。對于高出國家線較高的院校,考生要慎重考慮。
參照往年態勢
各招生單位的招生自主權很大,因此必須詳細了解諸如實際錄取名額、是否公平公正等信息。通過對比,確認選擇哪個學校對自身有利。
個人發展意向
你打算將來在哪里就業,就選擇那里的高校,比如想在上海就業,就把目標院校定在上海,這樣既熟悉當地環境,又有人脈資源,找工作當然得心應手。
未來打算在哪兒買房子、組建家庭,就選擇在哪個城市讀研。這是選擇讀研地區不得不考慮的現實問題。未來每位考生都需要組建自己的家庭并照顧父母。在一線城市成家立業相對困難,而在其他的省會城市或中小城市相對來說壓力會小一些。
相較而言,在一線城市(如北京、上海、廣州、杭州等)讀研比在其他省會城市需要承擔更大的經濟壓力,對于家庭經濟狀況的要求更高。例如,在北京、上海讀研的學費、生活費和其他開銷遠遠大于在武漢、成都等城市。
按照地域原則,教育部將不同的省份劃分為一區、二區。二區的總分數線比一區要低,單科分數線也更低。隨著考研人數的逐年遞增,分數線居高不下,因此二區省份更適合那些實力較弱的考生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