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div id="ekwzd"></div>
      <div id="ekwzd"><ol id="ekwzd"></ol></div><div id="ekwzd"><ol id="ekwzd"></ol></div>
      <div id="ekwzd"><label id="ekwzd"></label></div>
        <em id="ekwzd"><ol id="ekwzd"></ol></em>

              1. <div id="ekwzd"><label id="ekwzd"></label></div>
                <div id="ekwzd"></div>
                1. <em id="ekwzd"></em>
                2. <em id="ekwzd"><label id="ekwzd"><form id="ekwzd"></form></label></em>
                3. 比竇娥還冤的人是誰-周瑜

                  比竇娥還冤的人是周瑜。

                  誤讀:

                  提起周瑜,大家腦海中很快就會出現《三國演義》中那個風流儒雅、頗有才干,但卻心胸狹窄,總想算計諸葛亮,最終卻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的東吳大都督——周瑜。

                  因為羅貫中的一部《三國演義》,周瑜在中國家喻戶曉。在小說中,周瑜是一個性格暴躁之人,政治、軍事才能遠遜于諸葛亮。諸葛亮“三氣周瑜”,導致周瑜“賠了夫人又折兵”,最后在“既生亮,何生瑜”的感慨中吐血而亡。

                  由于種種原因,很多人都將《三國演義》中的周瑜等同于歷史上真實的周瑜,給他貼上了“技不如人”、“心胸狹窄”、“自討沒趣”等程式化的標簽。但事實上并不是這樣。被章學誠稱作“三分虛構、七分真實”的《三國演義》實際是“七分虛構、三分真實”。里面的描寫和敘述只能當小說家之言姑且讀之,但不能信之(不能將其當成正史)。

                  正解:

                  據《三國志》記載,周瑜是東漢末年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之一,是一個品行高潔、忠勇俠義、智勇雙全、風流倜儻的大英雄。他的身上幾乎凝聚著所有被國人視為美德的品質,簡直堪稱完美。

                  2020120216590656

                  漢獻帝興平二年(公元195年),孫策借故脫離袁術歸取江東之時,周瑜即由丹楊(今安徽省宣城市)其叔父處率兵相迎,幫助孫策渡江東下,擊敗當時的揚州刺史劉繇,為孫策平定江東起了重要作用。

                  孫策擊敗劉繇后已有數萬人馬,認為平定吳郡、會稽郡已不成問題,讓周瑜回去與叔父共同鎮守丹楊,不久袁術派他的堂弟來代替周瑜叔父做丹楊太守,周瑜便和他叔父來到了壽春(今安徽壽縣)。壽春是當時盤踞江淮的大軍閥袁術的老巢,袁術看中了周瑜,想要任命周瑜為部將。

                  周瑜認為袁術不會有什么大的作為,借故離開壽春,于建安三年(公元198年)回到吳郡孫策身邊。孫策親自前去迎接,并授予他建威中郎將的官職。當時孫策本身也只是個將軍身份,這個中郎將是孫策私自署置的,其地位次于將軍。當時,周瑜年方24歲。

                  年紀輕輕的周瑜,一到東吳便被封為中郎將,吳郡的人都稱呼他為周郎。孫策因為周瑜是廬江郡人,在那里很有威望,于是派他到廬江郡駐守長江下游的重要渡口牛渚(今安徽當涂縣北,又名采石),后又兼任春谷(今安徽繁昌縣西南)令。

                  不久,孫策想奪取荊州,任命周瑜為中護軍(與中領軍同為重要軍事長官),兼江夏太守(實際上此時的江夏郡為劉表所有,孫策任命周瑜此職意在進討江夏取荊州)。周瑜隨孫策取荊州攻克皖縣(今安徽省潛山縣),得到漢末大臣喬公(喬玄,官至太尉)兩個女兒。喬公二女皆天姿國色,有傾城之貌。孫策自己娶了大喬,周瑜娶了小喬。

                  接著,周瑜又協助孫策攻下尋陽(今湖北黃梅縣西南),并進討江夏郡,但未能得手。在回兵之時向南平定了豫章(治所在今江西省南昌)、廬陵(孫策從豫章郡中分出,治所在今江西吉安西南)兩郡,周瑜留下來鎮守廬陵郡的巴丘(今吉安市北的峽江縣)。

                  到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孫策被刺身亡之時,周瑜已經成了奠定江東基業的第一功臣。此時,諸葛孔明尚未出道,還“高臥隆中”呢!直到公元207年冬,諸葛亮才在劉備“三顧茅廬”下出山。

                  孫策遇刺身亡后,周瑜又與張昭共同輔佐繼立的孫權,建功立業。而在周瑜的軍事生涯中,最為絢爛的篇章便是親自部署指揮,并贏得大捷的赤壁之戰。公元208年,曹操揮兵南下,劉琮全軍投降,劉備軍隊也為曹軍所破。面對曹操數十萬大軍壓境,東吳將士聞之恐慌不已,張昭等人主張投降。周瑜從鄱陽趕回朝中后,聯合魯肅力排眾議,主張聯合劉備共同抗曹。

                  周瑜客觀冷靜地剖析了局勢,認為曹操師名不正,天下人心背棄;且曹軍久戰成疲,不習江南水戰;更可聯手劉備共同抗敵備戰。周瑜的分析堅定了孫權抗曹的決心。

                  在赤壁之戰過程中,諸葛亮與周瑜各展才能,但唱主角的是周瑜。孔明只是個配角,所起作用無法跟周瑜相比。在具體攻打曹軍的過程中,周瑜嚴密部署,集思廣益,前期采納了黃蓋的詐降火攻之計,憑借江風,取得了火燒赤壁的大捷。

                  后又運用呂蒙之計,成功地解除了甘寧之圍。赤壁之戰,可以說是周瑜軍事能力最全面的展示。其中周瑜對天下大勢的分析,對于戰爭走勢的預測,以及對于整場戰爭的指揮,無不展現了周瑜的杰出才華。至于周瑜善于博采眾議,果斷決策的胸懷和品格,也表現得淋漓盡致。

                  在《三國演義》中,諸葛孔明卻空前活躍起來,神機妙算莫出其右,又是用奇謀草船借箭(其實是孫權后來在合肥與曹軍對抗時所為),又是七星壇祭天借東風,連用火攻也有了他的份兒,似乎成了破曹的關鍵人物,但這些只不過是文學創作而已,并非史實。在赤壁之戰過程中,諸葛亮只不過是一個作用不大的配角而已(功績甚至要比魯肅、黃蓋小)。

                  timg-(10)

                  這一點從《三國演義》流行前的文人學士對周瑜的評價即可看出。唐人胡曾《赤壁》詩中說:“烈火西焚魏帝旗,周郎開國虎爭時。交兵不假揮長劍,已挫英雄百萬師。”

                  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更是盛贊“三國周郎”:“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唐宋詩人墨客贊美周瑜,把赤壁破曹主要功勞歸之于周瑜,是合情合理合乎史實的。

                  赤壁之戰后,周瑜與劉備追擊曹操至南郡,合力攻取江陵。在隔江相持之時,劉備南取荊州的武陵、長沙、零陵、桂陽四郡,江陵則到公元209年冬才被周瑜攻下,周瑜在攻城中肩部中箭受傷。同年冬,孫權見劉備取得江南四郡,實力有了發展,遂將其妹嫁給劉備,以鞏固雙方的聯盟。

                  周瑜攻下江陵后將長江南岸讓給劉備,劉備得以在公安立營,但認為周瑜所給地少,不足以安排部下,于是在公元210年去見孫權,提出借荊州(主要是南郡)的要求。周瑜聞訊,上書孫權說:“劉備以梟雄之姿,而有關羽、張飛熊虎之將,必非久屈為人用者。

                  愚謂大計宜徙備置吳,盛為筑宮室,多其美女玩好,以娛其耳目,分此二人,各置一方,使如瑜者得挾與攻戰,大事可定也。今猥(濫之意)割土地以資業之,聚此三人,俱在疆場,恐蛟龍得云雨,終非池中物也(《三國志?周瑜傳》)

                  周瑜不僅堅決反對借荊州,而且建議扣留劉備,分割關、張,其目的顯然是要消滅劉備集團。孫權出于當時形勢考慮,未予采納,也沒答應劉備的要求。

                  公元211年,周瑜在出征的路上生病死去,時年36歲。孫權得知這一消息后,立刻換上喪服,親自為他料理后事,悲痛萬分。孫權高度贊揚了周瑜的功績和才華,說:“孤非周公瑾,不帝矣”,“公瑾雄烈,膽略兼人,遂破孟德,開拓荊州,邈(遠之意)焉難繼。”

                  周瑜不但頗具軍事才華,且兼通文墨和音律。據《三國志》記載,周瑜即便是酒過三巡,仍然能夠聽得出奏曲者的失誤,故而當時民間歌謠傳唱說“曲有誤,周郎顧”。雖然史書上對于周瑜的音樂才華僅此一筆,但這一鱗半爪,也足可印證周瑜的文武全才。

                  綜上種種,周郎公瑾如若泉下有知,恐怕早就要鳴冤說:“我冤哪,比竇娥還冤哪!”

                  (0)
                  上一篇 2020年12月3日 00:52
                  下一篇 2020年12月3日 13:01

                  相關推薦

                  • 歷史上真實的阿斗-扶不起的阿斗

                    歷史上真實的阿斗并非扶不起。 誤讀: 提到蜀漢后主劉禪,人們的第一印象大多是“扶不起的阿斗”(后主劉禪乳名阿斗),并由此...

                    2020年12月3日
                  • 貝多芬耳朵聾的原因

                    貝多芬耳朵聾的原因是梅毒。 誤讀: 貝多芬是世界音樂史上最偉大的音樂家之一。但在創作和精力都處于巔峰時期,他卻突然患上了...

                    2020年12月4日
                  • 莫里哀

                    莫里哀沒娶自己的女兒。 誤讀: 莫里哀(1622—1673)是法國17世紀最偉大的劇作家和喜劇大師,在戲劇舞臺上馳騁一生...

                    2020年12月4日
                  • 率辮子軍北上-張勛

                    張勛率辮子軍北上復辟。 誤讀: 很多人都認為,清朝的統治腐朽不堪,被革命黨推翻后肯定人人拍手稱快。其實,這是對歷史的誤讀...

                    2020年12月4日
                  • 魏武帝算皇帝嗎-曹操并未做過皇帝

                    魏武帝曹操并未做過皇帝,是其子曹丕代漢自立后追封的。 誤讀: 三國時期的名人曹操因為有一個魏武帝的名號,很多人都認為他是...

                    2020年12月3日
                  • 烏江自刎的典故-項羽

                    烏江自刎是關于西楚霸王項羽的典故。 誤讀: “不以成敗論英雄。”這是中國的一句俗語,它的意思是說,在評論一個英雄人物時,...

                    2020年12月3日
                  返回頂部

                  1. <div id="ekwzd"></div>
                    <div id="ekwzd"><ol id="ekwzd"></ol></div><div id="ekwzd"><ol id="ekwzd"></ol></div>
                    <div id="ekwzd"><label id="ekwzd"></label></div>
                      <em id="ekwzd"><ol id="ekwzd"></ol></em>

                            1. <div id="ekwzd"><label id="ekwzd"></label></div>
                              <div id="ekwzd"></div>
                              1. <em id="ekwzd"></em>
                              2. <em id="ekwzd"><label id="ekwzd"><form id="ekwzd"></form></label></em>
                              3. 欧美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