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稱呼妻子為糟糠,其實“糟糠之妻”的典故源于東漢時期。
古人常用“糟糠”來形容結發妻子,所謂的“糟”指的就是酒糟,“糠”指的就是糠,“糟”和“糠”都是口時窮苦人用來果腹充饑的粗劣食物,用它們來稱呼妻子,不免讓人產生聯想,“糟糠之妻”的說法是否是古代婦女社會地位低微的影射呢?其實不然,我們完全誤解了它的本意。
“糟糠之妻”的典故源于東漢時期。東漢初期,宋弘擔任大司空一職,為官清廉、剛直不阿,很受光武帝賞識,被封為宣平侯。光武帝曾打算讓他娶自己的寡姐湖陽公主。
一日,光武帝試探湖陽公主,和她談論起朝中的大臣。湖陽公主對宋弘贊不絕口:“宋公品德高尚、威武不凡,朝中大臣沒有人比得上他。”光武帝聽罷大悅,便打算撮合姐姐和宋弘的婚事,可是宋弘已有妻室,怎么辦呢?
于是光武帝召見了宋弘,安排姐姐在屏風后面靜觀其變。光武帝開口道:“人常道高貴了就會忘掉至交,富有了就會產生再娶一個妻子的想法,這是人之常情嗎?”
宋弘覺得皇帝話里有話、弦外有音,但他依然從容不迫地回答道:“我覺得不能因為自己社會地位提升了就忘記了貧窮困苦時結交的摯友,不能因為自己突然富貴了就拋下與自己吃糠咽菜、相濡以沫的妻子。”光武帝聞言,甚是佩服宋弘為人,只好遺憾地告訴姐姐,他們結親的事辦不成了。從此光武帝更加信任和器重宋弘。
后來,人們根據這個典故,把同自己攜手相依、甘苦與共的妻子呼之為“糟糠之妻”。可見這個詞絲毫不含一點貶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