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篇以悲劇為題的作文。《悲劇四幕》
第一幕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可以想象,傍晚時分,人們早已回到各自的避風港一家,連烏鴉都已回巢。但是有一個游子,迎著西風,騎著一匹瘦骨嶙峋的老馬,游蕩在古道上,看見遠處小橋流水旁,一戶戶人家,炊煙已升起,多么悲涼。也是在小橋流水旁,老母、妻兒和鄉鄰們目送自己遠去……唉!夕陽早已落山,但游子的家又在何方?寂寞,凄涼。太陽、烏鴉、人們都已回家。只有游子的家還在千里之外,“狂風吹我心,西掛咸陽樹”才是最驚心的表達。
第二幕
慈母手中線,
游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
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
報得三春暉。
燈光下,一位年過七旬、白發蒼蒼的老人,還在為自己即將遠行的兒子縫補衣服。一針穿下去,掉一滴淚;一針穿下去,刺一下心。想到自己養育多年的孩子,馬上就要與自己分別,自己或許在有生之年,不能和兒子再見面了。但為了孩子,她愿奉獻一切,忍受骨肉分離之苦。唉!多么悲痛的瞬間。所有想報答母愛的人,摸摸你身上的補丁吧,假如還有補丁的話。
第三幕
薄霧濃云愁永晝,
瑞腦銷金獸。
佳節又重陽?
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在重陽佳節,“我”卻不能入睡,一直思念著遠方的親人。此時的“我”多么孤獨、無助。敢問蒼天:為何有情人最終不能成眷屬?上天為何偏偏苦苦地拆散一對情深意濃的戀人?敢問大地:他到底在哪里?是否也在對著天空,思念著家呢?唉!有誰敢說這不是悲痛的時刻呢?“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相思之苦總是那么異曲同工。
第四幕
在大年三十,一位年近花甲的老人,獨守一間空房。雖然它寬敞、明亮、夠氣派,但是她得不到快樂。不一會兒,“丁零零……”電話響了。“喂,外婆,今天我到奶奶家過年,新年快樂!”“喂,媽,今天同事請客,我就不回來吃了,拜拜!”唉!都忙呀!連最后的假期都這么忙。忙,好啊,多賺點錢呀!好!好!可是……難道人們不知缺了什么嗎?可悲,可悲呀!這位老人不知有多痛心呀!
結束語
世間萬物皆有喜,但也有悲。唉!看著這一幕幕,心里不禁感嘆:怎一個“悲”字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