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篇因為有你滿分作文。
從呱呱墜地的那一刻起,我就注定要與你們的嘮叨聲相伴相隨,從反感到習慣,從習慣到理解……
“作業寫完了嗎?”
“多加些衣服,天氣驟冷。”
“快點喝水,不然結石怎么能好!”
又是一陣陣熟悉的嘮叨聲,當時的我不以為然:“知道了,知道了,教室里溫度比室外高很多,不需要穿這么多的。”我急匆匆地背著書包去了學校。
由于我坐在離前門較近的位置,風一漏進教室,我便是第一個受到“傷害”的。回到家,我咳嗽不止,后悔當時怎么就沒聽媽媽的話呢。'
步入初中,學習壓力更大,每天像被困在牢籠里的小鳥,除了要面對堆成山的試卷,還要面對老師的責罵。
“怎么作業還沒做完?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是擠出來的。你不努力怎么能取得好成績?”我低下了頭,當時不能理解老師的用意,覺得老師在責備我,還是一意孤行。可現在回過頭來想想,其實老師是在督促我,希望我的學習成績能夠上一層階梯。
在學校里,陪伴我時間最長的莫過于同學了,和他們共同學習,共同暢想。考試失利時可以向他們傾訴。
“我覺得我不可能考到年級前五十名了,我想放棄了。”
“你這樣想就不對了,做任何事情都不能忘記自己的初心,你是這樣輕言放棄的人嗎?”
聽了這些話,我開始反思自己,努力調整自己的狀態。
平時,他們總會對我說:“這題做完了嗎?”“別玩了,還不努力寫作業!”“不會的就問我吧!”
我已經習慣了他們對我的嘮叨,并從他們的嘮叨中反思。
漸漸長大的我明白了,媽媽的嘮叨不是啰唆,是對我的關愛;老師的嘮叨不是責備,是對我的督促;同學的嘮叨不是啰唆,是對我的關心。正因為他們的“嘮叨”,我的成長之路才會如此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