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知道婦女稱之為巾幗的原因是怎么回事么,由于巾幗是古代女性使用的高貴裝飾物,有尊貴的寓意,所以人們把女中豪杰稱為“巾幗英雄”,后來“巾幗”又成了婦女的尊稱。
人常道,巾幗不讓須眉。我們知道須眉指的是男子,因其胡須和眉毛較重的緣故。那么,“巾幗”指的是什么呢?民間為什么常把女中豪杰稱為“巾幗英雄”呢?
“巾幗”是指古人戴在頭上的一種裝飾物,它寬大高聳,形狀像帽子,以金屬絲或薄竹片制成各種新穎別致的樣式,外面包裹一層色彩艷麗的長巾。古人佩戴這種冠飾要遮蓋好前額圍住頭發,將兩側的垂帶在后頸處打個結,然后勒于后腦,就像戴帽子一樣。
巾幗使用起來非常方便,隨時可以取下戴上。先秦時代,巾幗是男女都能佩戴的飾品,到了漢朝才成為婦女專用的頭飾。貴族婦女經常在參加祭祀大典時佩戴巾幗,上面常常綴有金珠玉翠制成的精美飾品。巾幗顏色多樣、種類頗多,其中一種細長的馬尾制作的巾幗叫“剪耄幗”;一種黑中帶紅顏色制作的巾幗叫“組緡幗”。
巾幗不容易保存,因此沒有流傳下來,現在人們只能通過出土文物一睹它曾經的風采了。由于巾幗是古代女性使用的高貴裝飾物,有尊貴的寓意,所以人們把女中豪杰稱為“巾幗英雄”,后來“巾幗”又成了婦女的尊稱。
古代比較有名的“巾幗”當屬花木蘭了,她代父從軍.屢立奇功,戰功赫赫,之后衣錦還鄉,至今人們仍傳唱《木蘭辭》,表達對這位女英雄的敬愛。“巾幗”當中當然不能不提穆桂英,她直率果敢、聰穎機敏,為國家立下了汗馬功勞。這位久經沙場的奇女子的故事反映在許多文學作品和影視作品中,穆桂英掛帥是人們津津樂道的情節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