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二人為啥稱為兩口子,“兩口子”的歷史淵源可追溯到清朝乾隆年間,它和一名叫作張繼賢的山東才子有關。
人們對于“兩口子”這一民間俗語都不陌生,它常用來形容夫妻倆,那么這種說法是怎么產生的呢?為什么要用“兩口子”來指代夫妻二人呢?
“兩口子”的歷史淵源可追溯到清朝乾隆年間,它和一名叫作張繼賢的山東才子有關。因機緣巧合,張繼賢邂逅了當地惡少石萬倉的妻子曾素箴,兩人一見鐘情,隨著交往的加深,更發現彼此情投意合,但是曾素箴已嫁作他人婦,這段愛情之路注定坎坷。
石萬倉生性頑劣,又是個酒鬼,后來終因酗酒過度身亡。石家人接受不了石萬倉過量飲酒導致死亡的事實,懷疑有違婦道的曾素箴和其相好張繼賢聯手謀殺了石萬倉,于是不由分說將二人告到了當地府衙,一口咬定曾素箴謀害親夫。縣官聽罷,義憤填膺,根本不讓兩人申辯,直接將他們打入死牢,并將他們押送到了京城。
一日,乾隆皇帝在翻看案例時,被張繼賢一紙供狀打動,覺得此人文采斐然,是不可多得的人才,遂萌生了救他一命的想法,之后親自來到關押張繼賢的牢獄,與其交談,發現他果真談吐不凡,確實是個才子。
一次,乾隆皇帝在江南微服私訪途經微山湖時,想出了一個辦法:特批免除張繼賢和曾素箴死罪,將二人分別發送到微山湖的臥虎口和黑風口,兩口之間相隔不遠,兩人可以往來自如。因為張繼賢和曾素箴經常往來于兩口之間,所以他們被稱之為“兩口子”。后來“兩口子”演變成夫妻的代名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