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耳盜鈴的成語故事
春秋時期,有個人非常喜歡占小便宜。有一天,這個人剛走出家門,突然發現鄰居家的門口新掛起了一口大鐘,造型和圖案都很精美。這時,鄰居走了出來,舉起鐘錘輕輕一敲,頓時響起了瞭亮的鐘聲。這個人一看羨慕極了,他想:“要是這口鐘是我的,那該多好!”
于是,他便萌生了偷這口鐘的念頭。可這口鐘太大了,他一個人拿不動,這可怎么辦啊?為此,這個人日思夜想。這一天,他突然想出來一個主意:“是了,只要我把這口鐘砸碎,不就能拿回家了嗎?”
可他轉念又一想:“要是一砸,鐘就會響的,那樣不就被人發現了嗎?看來還得再好好琢磨琢磨!嗯,要想不被人聽到,就得堵住耳朵,對!堵住耳朵!”這個人想著,不禁高興地跳了起來!
一天夜里,月黑風高,人們都早早兒地進入了夢鄉。就在這時,一個黑影閃了出來,只見他朝四周看了看,然后舉起手中的大鐵錘,用力朝那口大鐘砸去。
隨著鐵錘的下落,瞭亮的鐘聲響徹了整個村莊。鐘聲驚醒了正在熟睡的村民,人們披上衣服沖了出來,只見那個人兩只耳朵里塞著棉花,正一下一下地砸鐘呢!鐘的主人走上去,奪過他的鐵錘,喝道:“你為什么砸我的鐘?”偷鐘的人看看鐘的主人,又看看周圍的村民,不解地問:“我都把耳朵堵上了,你們怎么還能聽見鐘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