削足適履的成語故事
春秋時期,有個人非常愚蠢、古板,做事時絲毫不知道變通。
有一天,這個人發現自己的鞋子破了一個洞,于是便想去市場上買雙新鞋子。可是,怎么才能買到最合適的鞋子呢?這個人想了半天,終于想出了一個主意。他找來一把尺子,仔細地把自己的腳量了好幾遍,然后拿了根稻草,記下尺寸,就去了市場。
到了市場上的鞋攤,賣鞋的人拿出好多鞋子讓這個人挑。他摸了摸口袋,發現那根用來記錄尺寸的稻草被忘在家里了。于是,他急匆匆地往家里跑去。
等他拿了尺寸又趕到市場時,市場已經關門了,他只好垂頭喪氣地回到家里。妻子見他來來回回跑了一整天,也沒有買到鞋子,就問他是怎么回事。這個人把事情的原委和妻子說了一遍。妻子指著他的鼻子說:“你真是個不折不扣的大傻瓜!你不是長著腳嗎?你伸出腳試一試不就知道合不合適了嗎?”
這個人一聽恍然大悟,他拍著自己的腦門說:“哎呀,夫人真是聰明!我怎么就沒想到呢?好,明天一早我就去市場,肯定能買回來一雙滿意的鞋子。”
第二天一大早,這個人就來到了市場。他在鞋攤前轉悠了半天,終于相中了一雙漂亮的鞋子。他拿起那雙鞋子,看了又看,喜歡的不得了。鞋攤的主人見他這么喜歡那雙鞋,就勸他買下來。這個人想起妻子的話,對鞋攤的主人說:
”等等,我得先試試這鞋子合不合適。”可是,那雙鞋子太小了,無論他怎么努力,后腳跟還是露在外邊!看到這兒,鞋攤老板對他說:“我看你還是另外再選一雙鞋子吧。你看我這兒還有這么多款式呢!”這個人把眼睛一瞪,說:“不,我就是喜歡這雙鞋子!”
“可再喜歡穿不進去也沒有辦法啊!”鞋攤的主人無奈地說。
“我就不信沒有辦法!”這個人說著,向四周看了看,忽然看到隔壁攤上賣的刀子,于是他借來一把刀,在人們驚訝的眼光中,毫不猶豫地把自己的腳趾削下去一截!頓時,他的腳血流如注。可這個人一點兒也不在乎,他拿起那雙鞋子,迫不及待地穿在腳上,還一個勁兒地說:“這回合適了!”然后,他便一癘一拐,高高興興地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