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的成語故事
戰國時期,北部邊城有一位老人專以養馬為生。有一天,老人的馬群里突然走失了一匹馬。鄰居們聽說后,紛紛過來安慰他。老人心里非常感激,他連連拱手道:“多謝各位鄉親的關心,不過丟失了一匹馬也不算什么大損失,說不定還會帶來什么福氣呢。”
聽了老人的話,鄰居們以為他只是給自己寬心,也就沒放在心上。誰知,過了幾天,那匹馬真的回來了。不但如此,它還帶回了一匹匈奴的駿馬。這下子,鄰居們都驚嘆不已,又來到老人家里,向他表示祝賀。
可是,老人聽了鄰居們的話,不但沒有一點兒高興的樣子,反倒愁容滿面地說:“唉,白白得了一匹馬,不見得是什么福氣,說不定還會惹來什么禍患呢。”
果然,沒過幾天,老人的兒子騎著那匹馬出去,不小心從馬背上摔下來,把腿摔斷了。鄰居們聽說后便又趕來勸慰。老人看了看鄰居們,慢條斯理地說:“沒什么,摔斷了腿卻保住了命,也許是福氣啊。”
事隔不久,匈奴大舉入侵,所有的年輕人都被召入伍。老人的兒子因為是跛子,便留下了。后來,參軍的年輕人幾乎都死在了戰場上,只有老人的兒子保住了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