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晉之好的成語故事
春秋時期,秦國與晉國是兩個相鄰的大國。為了加強彼此間的友好關系,公元前654年,晉獻公將自己的女兒伯姬嫁給了秦穆公。
后來,晉獻公為了討好愛妃驪姬,殺死了當時的太子申生,另外兩個公子夷吾和重耳也受到了加害,被迫逃離了晉國。晉獻公死后,驪姬的兒子奚齊當上了晉國國君,但不久就被忠于夷吾的大臣殺死。于是,流亡在外的夷吾向秦穆公請求幫助,并允諾割讓五座城池給秦國以作報答。
在秦穆公的扶助下,夷吾順利地登上了王位,他就是晉惠公。可即位以后的晉惠公不但沒有履行自己的諾言,反倒三番五次向秦國的邊境挑釁,這使秦穆公非常惱火。
公元前647年,晉國發生饑荒,走投無路的晉惠公只好又向秦穆公求助。秦穆公不計前嫌,給晉國送去許多糧食,幫晉國渡過了災荒。晉惠公非但不感恩圖報,反而在兩年后趁著秦國發生旱災之際,發兵大舉入侵秦國。雙方在韓原展開大戰,晉軍大敗,晉惠公被俘。
晉惠公被迫割讓河東五城給秦國,并派太子圉入秦做人質。后來,為了保障兩國的邊境安全,秦穆公不但把女兒懷嬴嫁給了圉,還把河東五城歸還給了晉國。
后來,圉聽說晉惠公病重,害怕國君的位置會被別人搶去,便扔下妻子懷嬴,自己偷偷跑回了晉國。第二年,晉惠公病死,圉即位成為晉國國君,他就是晉懷公。
晉懷公即位后,立即重修邊境,發誓不與秦國來往。秦穆公聞后大怒,決定幫助另一位逃亡在外的晉國公子重耳即位。公元前636年,秦穆公派兵護送重耳東渡黃河,回到晉國。因為懼怕秦國,晉懷公逃亡,晉國眾臣同意立重耳為國君,重耳就是晉文公。
晉文公即位后,與秦國重修舊好,還讓自己的兒子娶了秦國的宗室女為妻,雙方結成了“秦晉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