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荊斬棘的成語故事
西漢末年,劉秀起兵反抗王莽新朝的統治。起初,劉秀的發展并不順利,所以,一些人紛紛離開了,但主簿馮異卻始終追隨劉秀,從沒有動搖過。
一天,劉秀率領著為數不多的隊伍來到了饒陽的無萎亭。當時,天氣非常寒冷,將士們饑寒交迫,馮異便想辦法煮了一大鍋熱乎乎的豆粥給大家吃,為大家消除饑寒。隨后,劉秀一行人來到南宮縣,不巧又遇上了狂風暴雨,劉秀躲進路旁的一座空屋避雨。馮異找來一些木柴,生起了火,幫劉秀烘干了衣服。這兩件事令劉秀久久不能忘記。
東漢政權建立后,馮異因為功勛卓著,被封為應侯,長期駐守在長安。當時,有人向劉秀進言,說馮異權力太重,要加以防備。但劉秀聽了只是一笑,并不在意。不僅如此,他在給馮異的信中還說:“將軍對于朕來說,道義上是君臣,恩情上就像父子一樣。”
公元30年,馮異到京城覲見劉秀.劉秀隆重地接見了他,并對文武百官說:“馮異是我當年起兵時的重將,曾經為我在前進的道路上劈開荊棘.掃除了重重障礙。后來,他又為我平定了關中大地,是我東漢王朝的開國功臣啊!”退朝后,劉秀又賞給馮異大量的珍寶和錢帛,還特意寫了一道詔書來表彰馮異的功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