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龍附鳳的成語故事
西漢開國皇帝劉邦出身在一個農民家庭,三十歲時才當了沛縣的一個鄉村小吏。劉邦為人豁達大度,做事很有氣魄,當地的蕭何、樊噲、夏侯嬰等人都是他的好朋友。蕭何本是沛縣的功曹,他機敏聰慧,善于結交朋友。蕭何見劉邦器宇軒昂、談吐不俗,所以對他格外欽佩。
樊噲出身寒微,早年以屠狗為業,曾經和劉邦一起在芒腸山澤間(今河南永城東北)隱居。夏侯嬰原來是縣衙里的馬夫,對劉邦也是非常欽佩。每次奉命為過往使者趕車,回來經過劉邦那里,他總要與劉邦閑談很長時間。
后來,劉邦在沛縣起兵,這些人跟隨他一起出生入死,立下了汗馬功勞。公元前207年,劉邦大軍來到陳留,在城郊安營。當地有個叫酈食其的小吏前來獻計,他對劉邦說:“如今您兵不滿萬人,如何能與那些強大的勢力抗衡?
我看您不如先攻取陳留,然后再招兵買馬,等兵強馬壯后再圖大業。”酈食其還表示,他和陳留縣令關系不錯,愿意前去勸降。劉邦聽后,采納了酈食其的建議。在酈食其的協助下,劉邦很快攻下了陳留。后來,酈食其又勸說弟弟酈商帶領手下的四千兵馬一起投靠了劉邦,為劉邦立下了汗馬功勞。
后來.劉邦當了皇帝,大封功臣時,樊噲、夏侯嬰和酈商等人都因攀附劉邦而登上了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