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成語故事
南北朝時期,東魏的孝靜帝只是一個傀儡,朝政大權都掌握在丞相高洋的手上。公元550年,高洋設計毒死了孝靜帝和他的三個兒子,自立為帝,建立了新的政權——北齊政權。
當時,由于人們的知識有限.對一些自然現象并不能做出正確的解釋,因此都將其歸結為上天的旨意。
有一天,天空中出現了日食,高洋想到自己的皇位是從孝靜帝手中陰
謀奪過來的,覺得非常害怕,認為這是老天對他的警示。因此,他向一個親信詢問:“以前,玉莽曾經奪去了漢朝的天下,為什么后來漢室后裔劉秀又做了皇帝呢?”親信知道高洋的心思,于是回答道:
“那就怨王莽自己了。俗話說斬草除根,如果他當時把劉氏宗親的人都斬盡殺絕,當然也就沒有劉秀了。他的江山也就可以千秋萬代了。”
高洋聽后覺得很有道理,就下令把前朝皇室的四十四族近親全部逮捕下獄,隨后押到東市處死。消息一經傳出,剩下的東魏皇室遠親宗族都非常害怕,他們馬上聚集到一起商量對策。宗親中有個叫元景安的人說:“我們要想保住性命,恐怕就要完全和王室脫離關系,再也不能姓元了。我看,不如我們懇請皇上,請他賜我們姓高吧。這樣,他就會知道我們的忠心了。”
元景安有個堂兄叫元景皓,是個非常有骨氣的人。他聽了元景安的建議非常氣憤:“我們怎么可以為了保全性命,就去改名換姓,茍且偷生呢?這不是連祖宗都不要了嗎?大丈夫寧可作為高貴的玉器被打碎,也不能夠為了保全性命而做低俗的瓦片!我寧愿為了保持氣節而死,也不要為了活命而忍受改姓的恥辱!”
聽了元景皓這一番大義凜然的話,其他的人都覺得很慚愧,但元景安卻不這么想。為了保全性命,元景安偷偷地把元景皓的話稟告給高洋。高洋對元氏的貴族本來就懷有戒心,聽了這件事更是火冒三丈,于是,他便下令處死了元景皓。元景皓雖然死了,但他“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高尚氣節卻始終為世人所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