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草銜環的成語故事
公元前594年秋天,秦桓公出兵伐晉,雙方在晉地的輔氏(今陜西省大荔縣)展開激戰。交戰中,晉將魏顆與秦將杜回相遇,二人廝殺在一起,正難分難解之時,不知從哪里冒出來一位老人,只見老人拿出一條用草編織的繩子,做成一個圈套,套住了杜回。魏顆乘機催馬上前,俘虜了杜回。秦軍一見主將被擒,頓時四散奔逃,大敗而歸。
當天夜里,魏顆做了一個夢。夢里,那位白天結繩絆倒杜回的老人對他說:“我就是當年你嫁出去的那個侍妾的父親,今天這樣做是為了報答您對我女兒的救命之恩。”
原來,魏顆的父親魏武子在世的時候,非常寵愛一位侍妾。后來,魏武子生病了,他囑咐魏顆說:“我這個侍妾沒有孩子,等我死后,你就把她嫁出去吧,不要為難她。”可等到病危時,魏武子卻改變了主意,他把魏顆叫到床前,對他說:“我死之后,你還是讓她給我殉葬吧。”
魏武子死后,魏顆還是為那個侍妾找了個好人家,把她嫁了出去。他說:“人在病重的時候,神志就不清醒了。所以我應該依據父親清醒時的決定去做。”這個故事被記載在《左傳?宣公十五年》里。
無獨有偶,《續齊諧記》里還記載過這樣一個故事。東漢人楊寶在華山游玩,看見一只黃雀被一只鸛鷹啄傷,跌落在地,奄奄一息。于是,楊寶就把這只黃雀帶回家,放在一個小箱子里,每天用黃花喂它。過了幾天,黃雀的傷好,楊寶就將它放走了。
這件事過去了好久,一天,楊寶正在燈下看書,突然見到一位黃衣童子來到他面前,對他說:“我本是西王母的使者,那年奉西王母之命去蓬萊仙島,不料路上被鶻鷹所傷,多虧您救了我。今天,我是來報答您的救命之恩的。”說著,黃衣童子拿出四個晶瑩潔白的玉環贈給楊寶,說:“現在我把這四個玉環送給你,可以保佑你的子孫后代如這玉環一樣,品質高潔,并且得享富貴榮華。”說完,他就不見了。后來,楊寶的子孫果然都位居高官。
于是,后人根據這兩個故事歸納出一個成語“結草銜環”,用來表達感恩報德的心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