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注一擲成語故事道理
1004年,北方的遼國發兵入侵北宋。遼軍一路勢如破竹,很快就抵達了瀆州(今河南濮陽)。宋真宗看到邊境的告急文書,不禁大驚失色,連夜召集群臣商議對策。由于渲州距開封(北宋都城)已經很近了,所以朝中大臣都勸真宗暫時避避風頭,不要和遼軍正面沖突。
這時,宰相寇準進諫道:“陛下,敵軍聲勢浩大,只有陛下親自前往督戰,才能振奮士氣,打敗敵軍!”真宗聽了寇準的話,覺得很有道理,便親率三軍前往渲州督戰。眾將士見皇帝親自督戰,士氣高昂,把遼軍打得落花流水,大敗而逃。宋真宗班師回京以后,對寇準大加贊揚。這引起了另外一位大臣王欽若的嫉妒,于是他想方設法在真宗面前中傷寇準。
有一次,王欽若陪著真宗賭錢,開始的時候他故意連輸了好幾次,最后一次,他把剩下的錢全都做了賭注。真宗看了很奇怪,問他為什么要這么做。王欽若回答道:“陛下聽說過孤注一擲嗎?賭博時,賭輸的賭徒往往都會把所有的錢押在最后的賭注上。上次我們在澧州和遼兵作戰,寇宰相堅持要您御駕親征,便是拿您的性命當成賭注,孤注一擲呀!還好陛下洪福齊天,才讓我們的大軍獲得了勝利。”
真宗一聽不禁勃然大怒:“大膽的寇準,竟然敢拿朕的性命做賭注,真是豈有此理!”于是,他便找了個借口將寇準貶到了陜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