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敗垂成的典故
東晉后期,社會十分動蕩。位于北方的前秦迅速崛起,經常騷擾東晉邊境,對東晉構成了很大的威脅。為了消除這一心腹大患,東晉騾騎大將軍謝石親自率領八萬大軍,并任命自己的侄子謝玄為先鋒,與前秦部隊以測水為界,準備決一死戰。
當時,前秦軍隊號稱九十萬。謝玄抵達前線時,見前秦的軍隊旌旗招展,連營足足有數百里,硬攻顯然不行。于是,謝玄心生一計,他立即給前秦統兵的大將苻融寫了一封挑戰信,信中說:“將軍即犯我疆土,又在河邊列陣,顯然不想速戰速決。
如真打算決戰,請將兵營后移,讓我等過河,一決勝負,豈不快哉!”苻融果然中計,命令軍隊后退。但由于兵馬太多,后退時秩序大亂,失去控制。謝玄抓住時機,親率精銳騎兵強行渡河,殺了前秦軍一個措手不及。前秦皇帝苻堅在混戰中被冷箭所傷,前秦兵馬更是潰成軍、死傷無數。
謝玄率大軍一路乘勝追擊,迅速收復了兗州、澡陽等大片失地。誰知,這樣一來卻引起了東晉皇室的猜疑,他們害怕謝玄一旦戰功卓著,就會對朝廷造成威脅,于是下令謝玄駐守彭城,等待命令后再行動。
謝玄眼看千秋大業即將成功,卻因失去機會轉瞬之間要就付諸東流,不禁憂憤交加。他深感自己一生立功無數,到最后的關鍵時期卻受人猜忌,不能奮戰殺敵,因此抑郁成疾,不久便病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