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伯牙高山流水的故事
俞伯牙是春秋時期有名的音樂大師。有一次,俞伯牙游歷至川江峽口一帶,忽然遇到了大暴雨,雨越下越大,天地之間白茫茫的一片。俞伯牙心有所感,便拿出琴,即興彈奏起來。他正彈得高興,突然“砰”地一聲,琴弦斷了一根。俞伯牙不禁驚道:“在這荒山野外,難道還有人在聽我彈琴嗎?”(古人認為琴弦斷了,是有人在傾聽的緣故)他抬頭四處尋找,果然發現不遠處站著一個樵夫。
俞伯牙問:“剛剛是你聽我彈琴嗎?”那樵夫回答:“正是,我在這避雨,忽然聽到您的琴聲,就聽了一會兒。”俞伯牙一聽,驚喜地問道:“你既然聽琴,那么你知道我剛剛彈的是什么嗎?”樵夫低頭想了想,說:“剛剛您琴中所彈,是您見到暴雨中山水的感嘆。有的琴音昂揚雄偉,就像那巍峨的高山;有的浩浩蕩蕩,就像那滔滔的流水!”
聽了樵夫的回答,俞伯牙驚呆了!他急忙站起來,向樵夫施禮道:“我遍游五湖四海尋訪知音,今天遇到先生,真是萬幸啊!請問先生尊姓大名?”樵夫答道:“小人姓鐘,名子期。”
俞伯牙十分高興能遇到鐘子期這個知音,于是親熱地和他攀談起來。在談話中,俞伯牙發現鐘子期不但精通樂理,而且舉止有禮,就和他結成了異姓兄弟。雨停了,兩個人要分別了,伯牙拉著子期的手說:“我們因為音樂結交,就把剛才彈的那首曲子起名叫《高山流水》吧!以紀念你我的友情。”隨后,二人在長江口灑淚告別,約定第二年的這一天,再來此相聚。
轉眼,到了約定的日期,俞伯牙興沖沖地來到長江口,卻不見鐘子期。經過打聽才知道,鐘子期已于年前病逝了。俞伯牙聽了,頓時熱淚長流。他來到鐘子期的墳前,拍打著鐘子期的墓碑放聲痛哭。然后,他取出琴,彈起了那首《高山流水》。曲子彈完了,俞伯牙舉起琴,說道:“從此知音絕矣!”然后,他奮力把琴摔碎在鐘子期墳前的石頭上。
從此以后,俞伯牙不再彈琴。但這曲《高山流水》,作為二人友誼的見證,卻一直流傳至今,位列中國古典十大名曲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