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人們已經習慣了駕駛員的位置在左邊。可是當我們從廣東開車到香港時,卻發現這里的駕駛員位置是在右邊的。這是為什么有的車駕駛員在右邊呢?
其實,駕駛員的位置跟當地的交通法規是有著必然的聯系的。當交通法規規定要靠右行駛的時候,汽車駕駛員因為需要更清楚地看清對面的車輛和道路的情況,就需要在左邊駕駛,也就是更加靠近路中間的位置。
而相應的,當我們要靠左行駛的時候,為了看清道路對面和路中央的路況,駕駛員就需要坐在右邊。
而汽車廠商也就需要根據各個國家相應的法規來設計汽車的駕駛室。各個國家為什么會有著不同的法規呢?
說起各國的交通法規,就不能不提各國的風俗習慣。因為大部分交通法規的規定都是以當地的風俗習慣和歷史因素來決定的。
在歐洲,靠左行駛可以追溯到古羅馬時代。因為那個時期的人
類大多都是右撇子,騎士上馬都需要左腳踩蹬,右臂用力翻身上馬。因此騎士靠右行駛便于上下馬。
此外,他們的佩劍等武器一般都掛在左側,因為大部分騎士都是右手使劍,因此靠道路左側行駛更有利于騎士戰斗。所以靠左走是歐洲社會的主流。
而在法國,統治階級還延續著傳統靠左走,但卻強令平民為貴族讓路。因此在法國大革命之后,作為廢除貴族特權的行動之一,規定車輛和馬匹靠右通行。
此后的拿破侖通過戰爭征服了大半個歐洲,也把這種交通習慣帶到了歐洲各國。大部分第三世界的交通法規都是通過戰爭,殖民形式這樣形成的。
通過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現象,汽車駕駛座在左還是在右,就可以一直追溯到殖民戰爭和古代人民的生活方式。
可見我們社會中的每一種現象都是有著一定的原因的。只要我們認真探索,就一定能夠找到事情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