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水一戰的故事如下:韓信被任命為大將軍后,便為劉邦制定了奪取天下的戰略部署,劉邦十分器重他。不久,韓信便率領大軍暗度陳倉,揭開了楚漢相爭的序幕。他打了幾個勝仗之后,帶領數萬兵馬,直撲趙國。趙國聞訊,嚴陣以待。趙國的兵馬有二十萬,遠遠超過韓信。趙國的謀士對主帥獻計奇襲漢軍,主帥糊涂,竟沒有采納。
消息被韓信探得,他暗自慶幸,便大膽進兵,行軍到離趙軍三十里處停下扎營。半夜里,韓信傳令開拔。他選了兩千人的輕騎兵,命他們每人手執一面紅旗,抄小路隱蔽起來,并告訴他們道:“一會兒,趙軍看我們撤退,必然會全部出動追趕我們,你們就趕快占據趙營,把他們的旗子,換成我們的旗子!”他又令偏將發放干糧,道:“等戰勝了趙軍后大會餐!”眾將都不大相信,敷衍他道:“行啊!”
韓信又派出上萬人作為先頭部隊,靠著水邊擺開陣勢。敵軍見此情景,全都大笑起來,因為背水設陣,沒有退路,這是兵家大忌。
天亮后,韓信打出大將的旗號,一面擂鼓,一面率軍向趙軍開去,趙軍出營迎擊,雙方激戰良久,未分勝負。韓信便佯裝不敵,把旗號、軍鼓給丟了,領兵奔往駐扎在水邊的部隊。兩股部隊匯集在一起,又與趙軍展開激戰。趙軍(頃巢出動,意在擒拿韓信。漢軍背水而戰,無路可退,兵將全都拼死作戰,以一當十。在這里,韓信巧妙地運用了《孫子兵法》中“置之死地而后生”這一法則來排兵布陣,收到了奇效。
先前隱蔽的兩千輕騎兵見趙軍已傾巢而出,營帳已空,便依著韓信的部署,疾奔入趙營,把趙軍的旗幟全都拔掉,換上了漢軍的旗幟。
趙軍久久不能取勝,便想暫時收兵回營,誰知回頭一看,自己的營帳全插上了漢軍的旗幟,都大驚失色,以為漢軍已經把自己的主帥給俘虜T,頓時陣勢大亂,兵士們東奔西逃。于是漢兵前后夾擊,大獲全勝,殺死了趙軍的主帥,還俘虜了趙王。
后來“背水一戰”成為一個成語,比喻在艱難情況下跟敵人決一死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