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何自毀清譽的故事如下:蕭何雖然得到劉邦的賞識,但他深知伴君如伴虎的道理,他時時警醒自己,做事一定要注意分寸,免得功高震主,惹來殺身之禍。
陳豬造反的時候,劉邦親率大軍前去鎮壓。劉邦走后不久,韓信在暗中準備謀反,蕭何向呂后獻計殺了韓信。劉邦聽說此事后,派使者重賞蕭何,并為他增派了五百名護衛。大家都為此事向蕭何道賀。
只有召平不以為然,他對蕭何說:“你可能要大禍臨頭了。皇上給你增派五百名護衛,表面上是對你的獎賞,其實不然,這五百名護衛實際上是要監視你。這大概是韓信謀反的事,使皇上對你產生了疑心,畢竟韓信是你引薦的呀。希望你不要接受皇上的封賞。為了向皇上表明你并無二心,你應該把你的全部家產都捐獻出來,作為皇上征戰的軍餉。你這樣做才會博得皇上的信賴。”蕭何自己也明白劉邦委派護衛的真實用心,正在惴惴不安,于是聽了召平的話,趕緊照辦。此舉果然博得了劉邦的歡心。
不久,黠布謀反,劉邦再次出征。在打仗的時候,劉邦經常派人回長安偵察蕭何的所作所為。蕭何并未察覺,仍一如既往地專心于治理國家。蕭何的一個朋友不忍心蕭何遭到不測,他對蕭何說:“我真替你擔心哪!你現在貴為相國,可謂人臣之極了。
你當相國以來,處處為民著想,深得民心。得民心對于想奪取天下的人來說,是極為重要的;而對于有大功的臣子來說,卻不見得是件好事。皇上現在在外對你放心不下,正是猜忌這一點。為了免除皇上的疑心,你應該買點良田,利用職權謀取些私利,顯示你胸無大志,這雖有些擾民,但對你的安全卻是至關重要的。”蕭何依計而行。
不久,劉邦得勝還朝,不少百姓在路上向劉邦告狀,說蕭何強買強賣,霸占民宅。劉邦收下了這些狀子,心里為有百姓說蕭何的壞話而高興。他見到蕭何后,笑著說:“我不在的時候,相國可沒少做利國利民的事呀!”他邊說邊把老百姓告蕭何的狀子全部遞給蕭何:“你自己去向老百姓們解釋這些事吧。”這只是開玩笑而已,劉邦并沒有責怪蕭何。
蕭何一輩子廉潔自律,為了避免功高震主,才不得不干些不利于民的事進行自污,這是多么可悲的事呀!然而生在一個一人操掌生死大權的封建王朝里,他又能怎么辦呢?